落叶知秋,四个字,再好不过,一片,两片,三片四片,哗啦啦,落叶缤纷,秋接近尾声,景却是极好。
秋高气爽,天蓝云白,银杏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挺拔身姿,满树金黄,在秋日的阳光里很是耀眼。
春天的勃发,夏日的葱茏,如今,带着生命的灼热 ,那种干净温润的黄色,不由人,抬头凝望,俯身捡拾。
拿起一片,捧在手里,生命对生命的对视,那是一种疼惜与眷恋。
一阵风起,眼前金光闪闪,铺天盖地的黄叶在飘落。我站在银杏树下,泪眼婆娑,感动生命的美好,也疼惜生命的珍贵。
性情中人就是这样多愁善感,本性难移,我也不想改变。其实,人生大多时候,为了活下去,也有责任和担当,不得不违背本性,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干着不感兴趣的活,一步一步朝前走。
要是不管不顾,云游四海,也不现实,生命本就要承受之重,不能放任自流。
一个人走进自然,尤其在这晚秋的季节里。远望,层林尽染,好像一位出色的画家,妙手一挥,赤橙黄绿青蓝紫粉墨登场,把大自然打扮的绚烂多姿,处处油画,美不胜收。
脚下,金黄遍地,我轻轻地坐在柔软的落叶上,眯着眼睛享受这美好的时刻,珍惜这份清闲和随意。
记得作家梁晓声说过:知识给予知识分子之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因为靠了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
我不是知识分子,只是一个喜欢自然与文字的女子,闲暇之余,我也学着和自己谈心,那时,温馨舒适。我跟自己就这样在落叶缤纷里交谈着。回忆曾经的美好,感恩当下的安稳。
我珍惜眼前的一切,岁月静好,是有人替我负重前行,感恩所有的给予。
每一天的日子都是新鲜美好,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都让我感动。是他们让我的生活如诗般醉人。我记着点点滴滴的问候和祝福,也记着无言背后的惦记和牵挂。
有时候,一个字两个字就是千言万语,使人力量倍增,在这个异乡的秋日里,温暖如春。
也许,活着,就活个过程,结局都一样。在通往归途的路上,捡拾一些欢乐和忧伤,捡的越多,生命越充盈。
忧伤,也很美丽,因为动过心的,也是生命的馈赠。也许曾经的恋人,知己,会越走越远,但他们给生命里留下了回忆。
试想一个人,心灵中连值得回忆的往事都没有,头脑中连值得梳理一下的思想都没有,那么他或她的人生之路,也就是一片荒芜。
偌大的园子,除了鸟鸣,人声稀少,极目处,全是美景,红色的叶,金黄的叶,淡粉的叶,绿色的叶纷纷飘落,落在枝间,落在水面,落在地上,无论落到何处,此处就写满了诗句,鸟儿是读者,我是最忠实的听众。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美景也一样,我把一枚银杏叶藏在怀里,就像藏着一个秘密,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片金黄,向园子深处走去。
湖边上有俩个老人坐在轮椅上,一男一女,轻声交谈。各自的旁边都站着一个年轻的女子,应该是家人给请的保姆。
他们说话很费力,每说一句,都要停下来喘口气,从容貌上看,八十岁过了。老去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可是谁人不老呢?!
“唉,老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老大爷无奈地叹气,老奶奶回应“我老伴在时,我一天有说不完的话,”拍美景的我,手颤抖了一下,景也虚晃着。
“现在要想他们过来看一下,陪着说会话,很难。”“是呀,谁有谁的事,哪能顾上我们呢!”长时间的沉默,呼吸急促。
“要想他们像小时候我们对他们那样,根本不可能。”
我的心疼了一下,再无心情拍景。
忽然想起藏在心里的一件事,那种疼痛如今还清晰如昨。
十几年前,老家一位亲戚的老伴过世,年龄不算大。送葬的那天凌晨,天漆黑,很冷,我去送逝者。
进了院子,我看见亲戚,佝偻着腰,从一间阴暗的小房里拿出一根很粗的绳子和几把铁锹,说是绑棺材和挖墓坑用。
微弱的灯光下,他满脸悲伤,拿绳和铁锹的手一直颤抖着。
这是怎样的一种别离,心如刀割。我泪流满面,漆黑的夜里,我看见亲戚为送老伴,忙这忙那!
回头再看这俩个老人,再看看这秋景,趁着景好,我们好好活。
作者简介
陈玉霞,甘肃靖远人,白银市作家协会会员,一个喜欢文字的女子,散文随笔散见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