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亲爱的朋友们走进《滨州头条》诗茵若雨的空间,今天为大家分享高贵福老师的亲情心语,家,永远都在,请您欣赏;
家,永远都在
文/高贵福
都在家呢,怕你们忙,也没给你们打电话,多日不见想你们了,来看看你们。有时间在一起聚聚,拉拉家常,走亲走亲,越走越亲嘛。长时间不在一块儿,说话都有些生疏了。都有点年纪,干活悠着点,也别太累了,过力了身体可吃不消的。
这段时间也没回老家,整天忙,再说也没有大事。现在有微信很方便,经常和老家的姊妹侄儿侄女们视频聊天,也少了很多牵挂。嗯,等有时间一块儿回去,一路上说说笑笑的,也有个伴儿。
说起认亲,认亲生父母这件事,我哥有好多年都转不过这个弯来。我哥也是这边父母领养的,就在附近的村子,可是哥就是不肯与亲生父母相认。自从我去南方认了亲生父母以后,每逢节日相聚,我哥总是独自喝闷酒流泪,我知道哥有心结。我说:哥,你也去认了亲生父母吧,毕竟血浓于水,我们得面对现实。我们有养父母,也有生身父母,生身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成人,这都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哥说:现在我们的养父母已不在了,我们再都认了亲,我们的家呢,我们的家不就散了吗?
我说:哥,我们的家,其实一直都在。记得刚上学那会儿,班里数我最小,咱娘给我买的铅笔,下了一节课就不见了。第二天咱娘又给我买了一支,可是到放学时又没了,那一星期上了五天半学,就丢了六支铅笔。
班上有个大个子男生叫李林的,写的字又大又潦草,一张纸写自己的名字,从左上角斜到右下角,都成了木子木木了,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三木子,有的干脆叫他老木。那天下了课,直接跟我要铅笔,我哭着去高年级找你,你习惯地摸了摸我的头:没事,回去吧,放了学我去找他。听说那天放学后,你领着几个同学,在放学的路上,把李林一顿好训,最后你们不打不相识,还成了好朋友。第二天,他就把拿去的铅笔都还我了。那时的巷子很窄,每逢下大雨,街上的水就没到膝盖,你总是背着我去学校,趴在哥的背上,我总在想:有个哥哥真好!
有一年过年,咱爷煮了肉,给我们俩都舀了一碗,那时候生活困难,平时根本没有肉吃。咱爷给你的碗里多放了几块骨头,你只是埋头在啃。我那时正换牙,好容易吃完自己碗里的肉,眼巴巴的看着你啃骨头,你忽然停下来,看了看我,摸了摸我的头,把你碗里的肉都倒在了我的碗里。当时我的那个激动呀:有个哥哥真好,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咱娘那时是大队里的妇女主任,做事风风火火的,像个男爷们,人们都说咱娘像当年的穆桂英,干起活来,一般的青壮年都甘拜下风。那时候见咱娘在场院里扬场,戴了顶草帽,领口袖口都扎得紧紧的,前腿曲后腿蹬,两手一扬簸箕,麦粒麦糠齐刷刷一分为二,那动作干净利落,那架式比舞蹈演员也差不多少。一场下来气定神闲,倒把那供锨的累得满头大汗,在场的人谁不竖大拇指?
记得刚粉碎"四人帮"那年,村里办文艺节目,跑旱船、打花棍、扭秧歌、踩高跷,咱村四支旱船只找到了三个妇女,跑旱船可是既要有技术还得有体力,人不好找。大家正在为难之际,咱娘把袖子一挽:俺来!别看咱娘平时干事像个爷们似的,扮起小媳妇儿,跑起旱船来,娇滴滴,颤悠悠的样子,还真有范儿。惹得邻居大娘也连连夸:她婶子干啥像啥,做起小媳妇儿来又俊又酸,跑起船来又轻快又利索!是啊,做人,就是要个精气神。
生活,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一段时间里谣言四起,说咱娘和书记有什么瓜葛,造谣者说得有鼻子有眼,好像真事似的。那天我在咱北屋窗下的柜子上写作业,咱娘从外面回来放下锄头,就进了东屋。我赶忙放下手里的圆珠笔跟了过去,咱娘趴在床沿上,见我过去,就把我搂在怀里泪水直流,表面看似坚强的人,其实也有脆弱的时候。可是第二天出了门,咱娘照样说说笑笑,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时间长了,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甚至连那个造谣的人,大家也都知道是谁了。人,只要站得直做得正,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你现在做起事来,还不是和咱娘一样,那么洒脱,那么大气?俺家小洁那股泼辣劲,不也有当年咱娘的影儿?时光虽然无情,但是该留下的,早已都留下了。
咱爷总是不愠不火,整天不声不响的忙里忙外。你看咱爷和咱娘说起话来,却是那么体贴入微,有时候我总在想,要是没有咱爷这坚强的后盾,咱娘能在外面那样风风火火?一个家就是一个整体,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现在咱爷和咱娘都走了,我觉得,他们就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一直看着我们。他们的一切,也早已融进了我们的血液里,骨子里了。我们即使认了亲生父母兄弟姊妹,也是多了一份爱,多了一些亲人,我们的家,其实一直都在,永远都在,又有谁能把我们拆散呢?
从一个小家庭到大家,再到国家,谁还没有经历点儿挫折和委屈?想开了,放下了,也就从容了。老一辈走了,他们把许多真东西都传给了我们,我们再把它发扬光大,传给我们的下一代,一个家庭叫家风,一个国家那就是国魂了。现在有人说,父母在家在,父母不在就没有家了。我觉得不对,老一辈给我们留下的自强、执着、奋进的精神,我们代代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家永远都不会散,我们的家,永远都在!
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大潮的涌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造着我们的心灵,开放包容的心态,也悄无声息的消融了哥的固执,前些年,哥也终于和自己的亲人相认了。经过了这么一段曲折的心路历程,一切都走上了正轨,现在,哥的心里彻底转过这个弯来,一切都好起来了。前几天哥还说,要是我再回南方探亲,他也想和我一块去,见一见我的亲人呢。到时候咱们一起去好了,嘻嘻……
高贵福,潍坊临朐五井镇下五井西村人,1968年生,农民,网名秋天,一个坚定的文学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