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缕稻香
文/无语
睡梦中,一缕米粥的香味再次扑鼻而来,“好香!”翻了个身,还想再睡会,却被妈妈从被窝里拉起来,“快起床,小懒虫,姐姐上学都走了,没人送你去托儿所,妈妈上班都快迟到了。”妈妈一边帮着小依依穿着衣服,一边亲吻着这个最小的女儿“给你熬了最喜欢吃的绿绿米粥,”穿好衣服,洗把脸牵着走出家门,“妈妈,我不想去托儿所,我就在家自己吃粥,自己玩,等你们回家。”“不行,家里有火炉,烫着怎么办,中煤烟怎么了得。”依依只好跟着妈妈去了托儿所,妈妈另一只手用毛巾捂着塘瓷缸子,到托儿所时,粥刚好不凉不热,自己就能吃。这年,依依四岁。
人的一生,有很多记忆都会随着岁月的消失,而失去。但唯有对食物的味道会留在记忆中,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比如妈妈做的饭菜,儿时偷摘的别人家的瓜味,这些味道都格外的香甜,它们时常会出现在睡梦当中,吃的正香,或正准备吃的时候,梦被人吵醒了,只好把幸福留在了梦里。
父亲的家乡,在黄河中下游北岸河南的一个小村庄。以出优质大米而闻名天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方水土用米养育着那方乡民。
黄河澎涌的河水到了那里,仿佛跑累了,想要休息喘口气,缓缓的流到这里,古老的河道平坦,宽阔,接纳了黄河的水,静悄悄了流了几百甚至上千年。就像当地朴实的老百姓,接受着自己的命运一样。
就是这样的水流,使得平坦的河道,展示黄河最温柔的一面,在那个土地不多,但却展现出一片鱼米之乡的景向。使这里产的米都那么软糯可口。
父亲回家探亲时,曾用当地特制的木桶,带回一桶米。那时,火车是要倒车的,还带着大姐,背着行李,真不知他是怎么背回来的。
米真好吃,跟我们平常见过的米不一样。见过白色的米,黑色的米,但谁见过浅绿色的米?好象这米舍不得青色稻草的离去,连米还有那种颜色。煮粥时,周围几家都能闻到米香的味道。熟了的米粥,那浅浅的绿油油的米汤飘浮在上面,又粘又稠。
依依记住了这大米的香味,经常会在梦里还在闻那米香,吃那米粥,却再也看不见父亲的身影。父亲己离去十多年,但他却经常在梦中出现,就那样远远的站着,不说话,静静的看着屋里的一切,看着依依,然后转身就走,依依在后面追着喊着,却怎么也追不上父亲。
那一缕稻香却永远刻在了脑子里,挥之不去,那是父亲家乡的味道。

作者简介:
郭梅花,笔名,无语,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人,出生于1973年,毕业于伊宁市中专学校,喜欢读书,写作,听音乐,唱歌,在浅墨与音符中追求心灵的纯净。还喜欢徒步,旅游。在山清水秀中寻找人生的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