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氏易经新解 71 鼎卦
文/周凤森

纳贤储才 鼎新兴业
文王渭畔访良贤
旭凤一鸣震岐山
广纳英才兴废业
鼎新革故举民权

鼎,既是烹饪器具,又是国之重器,它具有形而下与形而上双重含义,符合历史规律的鼎新之举在发展过程中势不可挡!大道至简,大千世界中宇宙万象的运动规律其实万类一同,这为我们触类旁通、明一知百提供哲学依据,其中阴阳五行之运动规律是我们生存的以“日月地”为主的三维时空的普遍规律(因为理论上一维时空属于太极范畴没有阴阳变化),阴阳“中和”与五行“生克”促使地球万物生生不息,对于阴阳五行之气的运动信息古人用“天干地支”予以“量化”与“固化”,就我们个体生命而言“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的“干支八字”就体现出我们的所携带的阴阳五行的信息固量,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所出生的孩子其八字布局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其中年上干支代表祖父祖母,月上干支代表父母,日干为己、日支为妻,时上干支为儿女,该八字命理中基本阴阳五行信息是:甲为木,乙为木,丙为火,丁为火,子为水,丑为土,寅为木,卯为木。其中五行本身又有阴阳之分,依据干支所列六十甲子的顺序排出该命理的大运及流年,这样一个“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的出生八字“命造”及一生“流年及大运”就通过干支“甲子”排列全部展现在我们面前,犹如其掌清晰跃然。

五行之生克量化到天干地支之中便会引发天干地支的“克冲合害”以致展示出更多信息。天干相克:甲乙木克戊己土,丙丁火克庚辛金,戊己土克壬癸水,庚辛金克甲乙木,壬癸水克丙丁火;天干相冲:甲庚相冲,乙辛相冲,丙壬相冲,丁癸相冲,戊己居中,冲向四方;天干相合: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地支相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地支相冲: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地支六合: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火。十天干与太阳有关,是太阳每十年的太阳“黑子”变化过程,以太阳为主的天文对地球万物产生重大影响。十二地支与地球月亮有关,一年十二月及每日地球自转十二时中蕴含着中国古历的重大信息,以地球月亮为主的地理对地球万物同样产生重大影响也可以说没有太阳、月亮、地球,也就没有我们当下生存的三维时空。

鼎卦。鼎101110,火风鼎,火上风下。鼎:“元吉,亨”。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鼎本为烹饪之器,因而具有生食化熟的功能,古人取之功能代表社会革新,相传禹铸九鼎以代表九州,象征权力与征服。故而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初六爻辞: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象曰: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初六,处鼎之始,阴居刚位,上应九四,将鼎趾向上颠覆以倒掉鼎污,得妾生子,没有咎害。初六之鼎,鼎足颠覆,利于倒出残渣,就像娶妾生子被扶为正室,没有过错。
九二爻辞: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九二,刚居阴中,上应六五,鼎中有物,家人有疾病,没有即去,但依然吉祥。九二之鼎,鼎内装满食物,我妻有疾,我不能接近,仍然吉祥。
九三爻辞: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鼎新变革已到关键时刻,遇到阻力,鼎中雉膏没人品吃、又雨中亏损,但最终吉祥。九三之鼎,鼎耳掉落,移动困难,野鸡膏脂不能煮食,待雨降下,就会减少悔恨,最终吉祥。
九四爻辞: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九四,阳居柔位,下应初六,鼎足折断,王公之食覆倒出来满野渥形,凶险之象。九四之鼎,鼎足折断,翻倾王公的美食,形态龌龊,有凶险。
六五爻辞:六五,鼎革耳金铉,利贞。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社会鼎新已达鼎耳,至此实际已经鼎立,继续坚守社会正义。六五之鼎,鼎上配有铜耳铉环,利于坚定正道。
上九爻辞: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铉乃钩鼎移鼎之器,鼎新事业已达玉铉,说明鼎之国器已担起天下重任大吉大利。上九之鼎,鼎上配有玉环,大为吉祥,无所不利。

鼎,乃国之重器!鼎在古代与祭祀、民生息息相关,国家建立时常常将重要政策法律等铸鼎铭文,训布天下。《道德经》曰:治大国若烹小鲜。自古洎今,大国之治就是将鼎新大业稳健谨慎地推向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鼎盛时期。《序卦传》曰:“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俗曰,革故鼎新,革乃在旧体制中除弊,鼎乃在新体制下立新。民以食为天,王以土养民,古人以鼎作为国之重器,刻有铭文法规于鼎以昭告天下,故鼎亦象征权力,象征地位,象征威德,象征国土。鼎卦告诉我们鼎新事业要刚柔相济化敌为友,革故鼎新之后,正位凝命步步为营,以正义化身问鼎天下,大兴文明礼仪,造福万民,让鼎新大业天长地久。
(本文摘自世界大同文化传媒,传媒草创者三木秉凤微信:www1836307207)
2019.11.9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