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活
文/ 段广亭(甘肃)
☞♬ ♬ ♬ ♥♬ ♬ ♬ ☜
没见过我的人,看看我的个人写真:不打不闹一疯子,不争不吵一傻子,不贪不占一叫化,不攀不比一土包。
最近媒体圈一位同行千里迢迢从首都来找我采访,问了很多情况。“你这些年发表各类文稿五千多篇,有啥感想?"
“没有啥感想。因为喜欢写就选择性地写了些东西,跟农民种地一样,是自己的事。”
“你从起初人们戏说的游击队发展到后来被一些报刊招为记者,有啥感受?"
“很平淡。因为一些报刊看到写稿合他们的办报办刊口味,加上一些特殊行业的交际关系,招为他们的人员是为了业务,和农民承包经营土地一样,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劳动。当然,也是对我过去的努力给予肯定,仅此而已。”
“你难道不感到很得意吗?"
“有啥得意的。都是劳动,分工不同。爱这一行,被看重就要干好,没有任何特殊性的得意,一直都这样,低调。”
“你所发表的文章你感到效应如何?"
“因为都是有选择性的,围绕主旋律,基本可以。但有些文章的效应我是记忆犹新,比如一则消息使一王姓姑娘与心上人结婚,之后双双去西宁发展自己的事业现在很好。一篇报道使一位农村老太太才艺被陕西省文化部门重视送到北京献艺,最终名扬国内外。一次作品推荐发表鼓励一个没念完小学的村姑成为民间工艺大师。还有一篇来信使一位大病的小学女学生得到社会救助获得新的生命。还有一份调查促使公安机关抓获外藏十年的杀人犯归案伏法。一份内参调查引起领导重视惩治了贪婪的政府干部。总之,每篇文章都有它的意义。这些效应不是骄傲和得意,是一种有话就说,实话实说,位卑怎敢忘忧国。”

“你获了很多奖,有啥感言?"
“没有感言。只是有些荣誉顺了时势,并不是自己有多么超人。有一点是肯定的,获荣誉是自己的写作技巧稍好一点。其他都是感到这是鞭挞,如果稍有得意,就会在花丛中跌倒。只能和种地一样老实去努力。”
“你不打算出书吗?"
“没想过也不敢想,初中都没毕业的半吊子,这样做是疯狂。再说现在出书也是自己出自己看,没必要费神。而且没有好的东西,出了也是出丑。不过,有一点心态,想出本专辑,因为太穷,连房子都修不起,更支出不了出书的巨额费用”
“听说《中外名言大典.》收编了你的名言?"
“有这事。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大典了,给我寄来了两本五寸厚的大典书籍,抵了稿酬也算奖励。我这不是名言,以往的片言只语,侥幸他们收录入典。当时收到编委会通知把我都吓了一跳。”
“你现在听说身体不好,能坚持写作吗?"“长期头痛,难受。自己职责之事已让年轻人接去,让他们好好去干。自己有些贼心不死,只能视身体去写点东西,不荒时间就行了。”
“有啥爱好?"“没有啥爱好。就是看看书报,心血来潮写写毛笔字。最多时间是这几年看佛法经典。参与一些社会慈善活动。”
“有啥感想?"
“有。发现自己学识很浅,真的太肤浅了!学习中感悟出,糊涂处世,明白做人,与人为善,与世无争。"
(这是一位媒体朋友采访我的谈话内容,分享给朋友们,便于认识我这位傻子!)

作者简历:
段广亭,甘肃省镇原县人。曾任村和乡干部,后在杂志社为记者,先后在中央和省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5000多篇。文章朴实无华,接近地气,很受读者品味。现因病蜗居在家。

插图、配乐:牵挂你的人

《驼铃岁月》文学平台顾问:
任玉贵老师,青海省民俗专家,文史学者。
邢秀玲老师, 著名散文,报告文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