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正大气象之管见
易人
近日,书坛多云书法之正大气象。此正大气象虽源于书者的胸次情怀、学识传承,然不能一概而论。纵观历代书论,均以人品定书品,有“人正字正”、“心正笔正”等说,余以为此论失当。就“正大气象”而言,正者,严谨也,大者,广博也。历代书家,人正而字陋者有矣;人邪而字美者亦有矣。究其因,乃其人审美观念不同所致也,无关人品。诸如有宋一代,蔡京、蔡卞兄弟人奸而书宏,故后世将宋四家“苏黄米蔡”之蔡京以蔡襄代之。历代字因人废者不胜枚举。
孙过庭《书谱》云:“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意即古人书法风尚质朴,今人书法格调妍媚。然质朴风尚因循时代发展而兴起,妍媚格调亦随世俗变化在更易。文字的创造,最初只为记录语言,但随着时代发展,书风也会不断迁移,由醇厚变为淡薄,由质朴变为华丽;继承前者并有所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常规。书法最可贵的,在于既能继承历代传统,又不背离时代潮流;既能追求当今风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孙过庭此论精湛,应为当今书者所奉行。余读《书谱》,曾有七言八句:
过庭书谱传千载,
褒抑激昂字句真。
情动形移当会意,
阳舒阴惨必知心。
明时常憾尘埋玉,
乱世应怜铁化金。
翰墨无声腾浩气,
史章名论寥星辰。
古代书家不为名利牵绊。古代无书协组织,却产生了众多书法大家。钟繇身为曹操后方之总管,政余为书;王羲之世袭右军将军,所书多避世清芬。
颜鲁公为唐代重臣,其文其书,无出其右者。究其文章书法之本源,乃其情怀、学识、眼光、修养所至也!故其文其书可以传世。颜体书当为书坛之冠冕,其正大气象非其他书体可类比,更非今人追名逐利之鸡鸣狗盗之举也!
文史学家罗继祖说:“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艺坛林立,藉以欺世射利大有人在,动称为著名书法家,胸无点墨,手脸却黑,而技实劣下。”其评当代某“名家"书法曰:“至其书法,误于康南海,予戏以扭股糖目之。”
书法之正大气象,须知不独其书悬挂于庙堂或刻于摩崖,而应于一札、一幅之中均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均有法书承启之来路,从而彰显其弘毅精神及时代风貌!
陈建群,字易人,号抚元。著名诗人、篆刻家、书法家等。1953年12月26日生,山东蓬莱人。赵朴初弟子,从罗继祖先生研习甲骨及金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书法家合作组织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研究员,中国楹联学会特约会员,中国法官诗文社顾问,海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图南阁书画院院长,香港国际名师名家名人联合会荣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