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落伍的中年人职场艰难
中年人的职场艰难,更要保持精神的强健
原创:随笔
作者:道之
我在红苹果公寓南边的树林子散步,秋气还没有横扫,树树还是绿叶繁茂。
我想一棵树,即便到了深秋落尽叶,裸枝过寒冬,但只要有根扎在深土里,春天还会发芽,依旧一树丰茂。
海涅说:“冬天夺走的一切,春天都会还给你的”。这个诗人把一切都看得那么透彻。

朋友来电向我诉苦,说最近失眠,我心知肚明关于她老公最近找不到活干,她焦虑。她说她老公今年春上从那家装修公司下岗以后,起先因朋友介绍接了两个装修的小活,也没有挣多少钱,近两个月是无所事事的闲在家里。
她问我熟悉的装饰公司有没有招监理或项目经理的,我想想最近没有听说熟悉的朋友圈里招聘,裁员的倒不少。
我说在网上投简历不就行了,她说不行,年纪太大,四十六岁没有优势,陌生的公司不愿要年岁大的,只能熟人推荐。
我说那就一门心思自己干装修,等待时机。她又说现在活少 ,天天在家呆着,他们两口子买完房两手空空,没什么积蓄,人到中年,好工作难找,自己干也没有多少机会,愁的她寝食难安 。我说可以干滴滴快车,她说他们的车太旧,申请不了,我又说送快递也行啊。她叹息了两声,无语了。
建材行业和装修行业这两年不景气,这是众所周知的,周围的许多老板都陷于窘境中。

时代像一列奔驰向前的外表光鲜,时效快捷的高铁,而普通老百姓跟不上这发展的速度,没有打好经济基础和事业基础的中年人更追不上这光鲜,他们依然在自己的困境里困惑,焦虑,烦恼。
外来打工人员的收入已经不太稳定,年轻人的工资虽说有的在上涨,而一些即将被时代淘汰的中年人的工资在下降,过去赚到钱的小门店小品牌的老板这两年市场发生变化而把赚到的利润折腾进去,他们靠借债吹起一个好看的泡沫支撑着继续经营,从正资产变为负资产。
互联网上一些日常用品,消费不是很高,而高的离谱的房价和房租,让普通老百姓望尘莫及,在这样一个本该幸福的时代,却出现了大量的房奴,车奴,卡奴,保奴,为了所谓的品质,为了虚荣心和自尊心,在一切所谓成功学的鼓动下,在市场的诱惑和欺骗下,这些成为奴的人所拥有的不是财富而是负资产,正是有了这些奴的存在,网络上有了更多的瞎扯淡和牢骚满腹。
在这快速变迁的世界,精神没有跑过物质。
朋友很郁闷的挂了电话,我立在一棵槐树下面思考着这个时代亲身经历的和网络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发生的一切事实,我看到了周围的变化。
透过树与树之间的缝隙看见四环主路上的车流,白日永无止境的车流,奔驰向前,也像这时代。
车流是运动的,而我是静止的,运动的一切往往忽略了思考,之所以静止是运动不起来,被迫停下来思考。
望着这阳光明媚的下午,看着这片空荡荡的树林,东边已经拆完了,还是一片废墟,废墟的东边已经修整为园林,也是我经常绕过去散步的地方,有渠有桥有树有花有草坡,渠里不在是臭水,桥是旧桥,花是新花,草坡中间新修的石径路,平常到这里散步的人不是很多,随着这一片的拆迁,在这儿工作的外地人有的还乡,有的到别的城市去,像我这样的滞留较长还在此地苟延残喘求生存的过客已经不多了。

废墟看不见,被两米高的蓝色的铁皮遮挡起来,我只能看见高压线的铁架子。
通向四环辅路的马路还在,它现在同我一样非常悠闲,很清净,若干年前它同辅路一样喧哗 ,进进去去的车川流不息,从这里进去的有十几家库房,只有我服务的是做瓷砖批发的。
我给去了云南的小钗打电话,她离开京城12年了,去云南的大商汇市场开了一个二百平米的瓷砖门店,刚去的几年赚了一点钱,近两年就差了,她曾经是我四惠建材市场的经销商。她今年把瓷砖店转让了,与她爱人改做珠宝生意了。
她问我跟过去的那个老板和同事有联系吗?我说没有 ,那个我服务最长的公司在最后要倒闭的时刻给我的印象非常恶劣,使我深刻见识了人的丑陋和卑鄙。
从那以后我在一个公司没有超过三年的,我把这看成是职业的三年之痒。
那个公司的老板教会了我洞察事实本相的能力。
公司在最后的发展时期,股东们充满了尔虞我诈,精明的掌握公司实权的注册了新的公司把账目上的余额转移了,老实的就只能面对亏损认倒霉。不论手脚做的多么不合情合理,现实的残酷让我看到了缺乏诚信的闹剧。
我只能说自己很傻,为了求一时的安稳,而长久忠实于一家并不诚信的公司,在这样的一群嘴脸的上司身边工作了八年,浪费了我最好的一段时光,这种回忆是辛酸悔恨的,离开那个公司一晃十年了。
朋友说她老公已经四十六岁了,中年危机,在陌生的职场找工作很难,寄希望于熟人群体。我比她老公还大几岁,三十多岁有人就跟我提职场危机,说三十五岁以后工作不好找,十五年过去了,可我依然在职场上奋斗。
看惯了职场的起起落落,大是大非 。
看着这片树林,原来那个公司的会计大姐每天上班早早的来到这儿,她住在亚运村那边,乘早不堵车来到这片树林子,她那时有六十岁,已退休,靠朋友委托来那个公司做会记,她做了也不过一年的时间,她那个朋友是公司的大股东,投资最多,在公司快要解散时,他撤走了自己的投资,据说六七十万是白给了那个公司运转,只是保本而没有任何营收,人家是工厂里的打工皇帝,能赚更好,不能赚只是损害了利息而已。
随着他的资金的撤离,会计大姐在一个下午刚吃完午饭回来被告知休职,还没来得及跟我这样的外勤人员告别一声就撤离了,速度之快,令人诧异,会计大姐是一个爽朗的人,与我们普通员工还能真诚相待,感情还不错,她离去以后我们出于私交而聚餐几次,她跟我说到我所不清楚的内幕,她说那个总经理太恶毒了,不会有好报的。
财务室还有另一位B大姐,她是公司的最小股东,投资本金有十万,她的撤资是最艰难的,这个老实工作认真的大姐,那些顶头上司把她看成是本地的刁民,那时候因为焦虑不安,愤慨不平,在意识到公司濒临死亡时,她要求公司还给她投资的十万本金,一把手总经理在最后直说没有现钱给她,但总经理在那时换了一辆几十万的新车。我的最后一个工程项目所赚到的钱大概是可以买到这辆车,我是跟这个小股东大姐一样勤勤恳恳工作的老实人,为公司贡献付出的多,而自己收入则微薄。
一日下午,她从医院打完针回公司,发现她办公桌抽屉锁像是被撬动过,但没有打开,我那时在外面,她打电话问我怎么办,是她把我不知道的公司的实情告知我的,我问她柜子里有什么东西那些人要采取非常的强制措施取得呢?我告诉她,把柜子里的东西转移到她家里,不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也不必每天去报到上班,没有人会給她工资了,事情既然已经闹到这个地步,要么协商解决,要么对簿公堂,她听从了我的建议,总经理秘书恶狠狠地要她交出公司一些资质文件,她抱着一堆资质材料回家了,后来公司不得不给她投资的本金。
这之前已经摊上两个官司,一个是一个同事没有拿到应得的工资把公司告了,官司打了半年,公司赔付那个同事七千元钱。还有一个官司就是公司的另一个股东以公司的名义做了一个项目,欠供应商的钱,供应商起诉了公司,货款是那个股东拿走了,这个官司怎么了的,我就不得而知,我还未等到我那个工程项目的尾款(大概还有百分之五)结完,公司总经理就通知我要另做打算了。
想起这些往事,其实公司完全能坚持下去,不就是换一个品牌继续做吗?主要的还是股东们心不齐,心不齐主要是彼此不信任了,诚信是多么重要,可是它太容易被世人抛弃。一切的混乱和沉沦都是因为人丧失了良知而导致的。
这些年也耳闻目睹了很多不诚信的公司的倒闭,见多了尔虞我诈的互相拆台,有些公司跑路了,我很为那些单纯做事的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拿到工钱而感同情 。
一切都在重新洗牌,一切都在大浪淘沙,时代的进步使中年人越来越落伍,但只要保持精神的强健,保持理性,保持持久工作的能力,保持学习的精神,我相信一个工种消失,另一个工种会兴起,只要肯干就会有机会。
这个时代是不会饿死人的,只是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有品质,工作有意义。

作者简介:周道芝,笔名:道之,网络昵称:道之轶事,爱好:阅读经典,看老电影,旅游,写作(体裁很杂,诗,散文,杂文,小说,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