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 菊
文/汪艳红
秋风频打叶,片片落伤怜。
薄雾侵山上,残荷断水边。
它花凋谢尽,菊艳傲霜寒。
高雅清姿美,凌风立地间。

赏析:这首五律符合格律,押中华新韵八寒韵,对仗工整,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的标题是赞菊。作者为什么赞美菊花?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位第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菊花成为古今往来的诗人、画家所宠爱的植物。有的家庭或者挂关于菊花的诗词书法作品,或者挂副菊花画,代表这个家庭中的传统优秀的品格,寓意吉祥、长寿等意。本身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古代许多著名诗人也写下了很多关于菊花的诗篇,我们中学时代就读到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还来旧菊花。”等名句。现代人也写下了许多关于菊花的大量诗词作品。从这首诗的首联看,是赞美秋天菊花。“秋风频打叶,片片落伤怜。”秋风频频吹来,打着片片叶子,片片叶子落下了伤心的泪,十分可怜的样子。这是一个景象描写。写诗就是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方显本色。颔联“薄雾侵山上,残荷断水边。”从秋风转到一层薄薄的雾,这薄薄的雾缓缓的向山上飘来。山脚下的池塘边,荷花也被秋风和薄雾蹂躏的七零八落。秋天来了,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事实就是这样残酷,谁也不能改变,只能经受磨练和考验,才能砥砺前行、期待繁花满树。这是对人生的最好的思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以看出来,作者是一位现实主义者,有一种“积厚而成势”、“垒土不辍、丘山崇成”的奋进精神。在颔联上,作者由景向情的转变。“它花凋谢尽,菊艳傲霜寒。”各种各样的花,在秋风、霜雾的摧残下,纷纷凋谢,无踪无影。唯有菊花独立绽放,傲立风霜雪雨。写诗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句“合”,这是作者的内心真实表白,或直抒胸臆,或间接寄情。尾联“高雅清姿美,凌风立地间。”道破了作者的思想灵魂。“禀自然之正气,体高雅之弘量”。大自然是最美好的景色,“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满乾坤。”这正是是作者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内心真实独白。作为一名女性,就要体现“雅”、姿”、“美”。高雅,指高尚雅致。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清姿”二字呢?清字,可以表示清风、清正、轻风、轻姿等,可以看出作者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家风文化深厚,有一种“清姿雅韵亭亭立,白玉为骨冰为肌。”的良好家风和工作作风,展现着传统女性的优良风范,这是“正”与“廉”、“勤”与“能”的表现。“凌风立地间”。作者驾着国风、乘着东风,在这块热土上不懈奋斗和追求。升华了诗的思想,铸就了诗的灵魂。既高雅、婉约又有个性和风骨。可以看出作者有点男子化性格,属于多才多艺的教师。

频、落、侵、断、凋、立、薄、残、傲等这些动词、形容词运用的很好,承接了诗句,拨动了诗意,营造了意境。
祝愿汪老师创作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多参与活动,多交流,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笔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多多包涵。

作者简介:
祁国平,笔名南山子,生于1971年9月,宁夏彭阳人,在职本科学历。1990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先后在《共产党人》《宁夏日报》《朔方》《中国工业报》《银川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新闻作品等60多万字。作品收录中华诗词文库2009《宁夏诗词卷》《中国梦》《文学固原丛书·彭阳卷》《夏风诗词精选》《塞上诗乡·西夏雅韵》等诗集。三次获全国诗词大赛优秀奖。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宁夏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银川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居银川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