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氏易经新解 69 井卦
文/周凤森

勤勤恳恳 恩泽万众
桃溪茂茂焕春姿
邑井源源润物迟
龙蛇高盘虎长啸
万民承泽恩无极

井卦象征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民服务精神,也是勤勤恳恳恩泽万民的奉献精神,井之品德在于其滋养万物而无穷尽。水是生命之源,井是取水之源,井德也是宇宙之源的象征。是“谁”开启草昧创造了万物?“谁”又是宇宙最初的发动者与推动者?这是世界各大文化宗教的争执哲学元点!其它创造万物者的宇宙本体只有一个,不同民族却给宇宙本体冠以不同称谓,如上帝,佛性,道,无极,真主,天帝,等等。在易经的世界里,则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而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地四象之数包括生数与成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乃四象的生物,天七、地八、天九、地六乃四象的成数,五是由生数到成数的“中和之气”,四生数与四成数乃形成八卦之象。成数之中天七、天九乃阳数,九大于七,而地六、地八为阴数,六反而大于八,“乾元用九,坤元用六”由之而来。虽然中国易学自汉代之后逐渐分出两派即象数派与义理派,其实象数与义理犹如灵心与形身的关系,义理派从阴阳运动规律上即内理上解释易学,象数派从术数发展变化过程上解读易学,而宇宙万象皆由“气”聚“气”散而构成生灭变化之现象,所以万物中所含受的阴阳互动的能量“气数”便是事物之命理中的“定数”。对于《易经》中阴阳两种力量即膨胀之阳气与收聚之阴气,《道德经》用“有无”来表达,即聚之则有而散之则无,而《佛经》用“色空”来表达,即成形为色而无形为空。我们对于《易经》之成就万物的少阳少阴老阳老阴四象,《佛经》则用“地火水风”之四大释明相似道理。而阴阳五行中构成万物的属性“五行”中“地”则为中和之气,在中医所言人体五脏中相当于脾胃为中和之气一样,佛教则以“五蕴”异理同表。那么什么是五行呢?《尚书》曰:火者炎上,水者润下,金者从革,木者曲直,土者稼穑。什么是五蕴?佛教曰:色受想行识也,色者五官所及,受者悲喜苦乐等情感由心所纳,想者思想交叉与关联,行者意志迁流不息,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之观照与分别也。在佛教中“四大五蕴”是构成身体的“物质与精神”基础。由之而观,中国三教九流中特别是儒佛道三教其哲学义理非常接近,仅仅语言表达上有微许差异。

在阅读及体会古代重要经典时我们不能将经典事物格化或固化,例如就五行而言“木”不仅表达类“草木”之状态,还具有生发条达曲直之特性,同样之理“火”具有炎热散布向上的特性,“土”具有长养化育生成的特性,“金”具有清静收革秋杀的特性,“水”具有寒冷流动向下的特性。五行之中既有相生亦有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反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生相克乃是阴阳两种力量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量化,任何事物都是在阴阳两种力量的对立中促进五行相生相克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宇宙若离开阴阳五行之变化发展就是真正“死寂”的宇宙,这个状态被佛教斥为“断灭涅槃”,所以宇宙万物永恒处于发展变化衰亡之中,因而“静止”相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设。
井卦。井010110,水风井坎上巽下。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水中有木,以桶汲水,谓之井卦之象,村落变迁而井不迁,依然方便于来往人群汲水,当汲水之瓶接近水面时,吊绳尚未摆伸,赢破其瓶就有凶险。此卦喻比君子善始善终,恵他无穷。

初六爻辞: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初六,阴居井下,敌应六四,井泥遍布,不能食用,破败之井,禽鸟不来。初六之井,井底泥沙沉积,不能饮用,井旧失修,禽兽也不来此饮水。
九二爻辞: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九二,阳居柔中,敌应九五,井底射鱼,井瓶破漏,以言井之无用。九二之井,在井底射取小鱼,井瓶破漏。
九三爻辞: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九三,阳刚居正,又应上六,井水清彻,无人饮用,都觉可惜,君王圣明,应汲水与民共泽。九三之井,水井已经清理干净,却无人饮用,这使我为之忧虑,这是可饮用的水啊,如果君王贤明,万民一定受其福泽。
六四爻辞:六四。井甃,无咎。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六四,柔阴居正,敌应初六,旧井修缮,没过坏处。六四之井,水井正在修治,没有过错。
九五爻辞:九五。井冽,寒泉食。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九五,阳尊中正,不应九二,井水清冽,寒泉可饮。九五之井,井水清洌,犹如寒泉,可以食用。
上六爻辞: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上六,本卦之主,阴居井终,下应九三,水汲出井,不要加盖,广施井德,诚信乡邻,元亨吉祥。上六之井,井中取水成功,井口不必盖住,心怀诚信,至为吉祥。

井德象征勤恳为民之德,滋养万民而不穷尽,衣食住行是中国古代生活重要组成部分,而水又是生命的基础!井卦《象传》所言就是木中有水即以桶盛水,使水桶源源不断地从井下提水上升,解万民之渴,这就是勤勤恳恳为众服务的井卦之德,滋养万民而没有穷尽。而“改邑不改井”也正是“刚正不阿,造福一方”的井卦品德。《序卦传》曰:“困乎上者必返下,故受之以井”。由象推之困乎上者必重返民间,选贤任能,然后重振雄风!井卦寓意君子从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到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的创业发展过程,通过修缮旧壁除掉井泥,将破败废井变成“井洌寒泉”后至“井收勿幕”广施恩泽,以达致“有孚元吉”!得之此卦告诫我们应将人生职业化作事业,由自私化变天下为公,如井之精神成己达人施泽于人,“井养不穷”者本来为“无丧无得”,但是若以自私心守“井”自用则必致“羸其瓶凶”也。
2019.11.5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