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半秋,花望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每年的白露时节一到,就到了中秋月圆之时。而我更喜欢把中秋叫做半秋,不仅仅是诗意,还有迎合“半夏”之由。说起半夏,好像一眨眼的功夫,它就从我们身边溜走了,随之远去的,还有夏天的蛙声、蝉鸣。它们的叫声不再像半夏时那么清脆,也不像盛夏时那么苍劲,风偶尔也会传来它们的叫声,只是声音变得稀疏、渺小,孱弱且苍白无力。 它们都老去了吗?还是像花儿一样,慢慢凋零,直至枯萎?此时,我不禁想起路边结籽的蔓草,田野里被果实压得吱吱作响的树木。明明昨天它们还是一颗嫩芽,一瓣花蕾,仿佛幻像一般,它们在我眼前突然变得模糊、失真。也许是急于寻找真相,我刻不容缓地打开空间相册,翻看昨日的留痕,一树树粉嫩的海棠、桃花还在,清晨的露珠还在,它们在茂盛的枝叶上悬着,不能落下,亦不肯落下。 时光荏苒,它把晨曦变为暮阳,把年少化为苍老。所幸,我们依然拥有阳光和雨水,拥有爱情和温暖,拥有月缺月圆的梦想和期盼。
是的。憧憬的日子里,我喜欢半秋的阳光慵懒地缱绻于黄昏的小巷,喜欢半秋的雨轻轻敲打轩窗,也喜欢半秋的花香和金黄的谷子互放光芒。此时,身处半秋之中的你,是否也像我一样,牵着时光的酥手,易感而柔软?或者,像花儿望月,欲将一阙未眠的秋事,说与风儿,说与星星,说与夜晚一朵朵起伏的浪花?风过桂花香,月满人面黄。半秋的山浅黄,半秋的水微凉,半秋的人儿,在水一方。倘若,那年的渔火还在,婉笛萦绕的小舟还在,甚至风与风传递的信物还在,衣袂飘飘的你,是否还会穿越千山万水,奔赴一场秋天的约会?此去经年,故人已辞黄鹤去,唯有旧花独望月。半秋、满月,或者月半、秋满,这些从远古走来的数词,仿佛有意捉弄众生。生命,总有未圆之时,未圆之事。因为未圆,所以未愿。在半暖的时光里,我更喜欢这样的谒语: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每一次的月圆,都会相伴人生的缺憾。人在半秋,千顷良田,果实硕硕,终是掩不住内心一隅的失落和惆怅。那么,就让花儿告诉月光,我们内心深处的爱和暖,就让辽远的月光包容我们,也包容万物;那些不曾唱出的歌,不曾落下的雨,不曾结出的果子,我祈愿你们,也祈愿人间花好月圆。笔名如烟,河北廊坊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作品散见于《当代先锋文学》、《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等刊物。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周瑟瑟(著名诗人与作家、卡丘杂志社长)、马俊华(暮雪诗刊执行主编)、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晓渡(安徽诗歌主编)、荒村(大平原诗刊主编,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副总编:吴北平
小说主编:期待你的加盟
散文主编:吴北平
现代诗歌主编:刘君芝
古诗词主编:黄青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