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灌,我儿时的乐园 ■
作者/ 丰慧春
高灌,是我们农村用来浇地的一个建筑物,当年没有机井,农田灌溉基本上就靠高灌引水来浇地的,那是我们敬爱的崔老师农业学大寨的时候带领全村人们修建的。在村人心里,高灌就是我们的生之源,心之魂。
在野地里,一间屋子里面有一口深约四米的井,这就是高灌机房的水井,也可以说这间屋子就是专门为这口机井建造的,目的是为了别人的安全,怕半夜不熟悉路况的人掉下去,这里一般是不允许闲人尤其是小孩子进去的,但越是这样越是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无数次想象里面灯火通明,井里的小鱼小虾在自由地嬉戏,一幅世外桃源的美好景象,尽管我经常在高灌外玩水,压根儿就没发现多少鱼虾。
有一次,我还是没有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趁看井人不注意,溜进去看了一眼,一进入堂前,让我大失所望,里面黑不隆冬的,并且一股霉味儿迎面扑来,我并不死心,捂着鼻子小心翼翼地继续往里走,希望能找到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揭开沉重的门帘往里一瞅,里面点着一盏二十瓦的灯泡,借着昏暗的灯光,地中间有一口直径约三米深约四米的深井,只觉得阴森森气息袭过来,身上升起凉飕飕的寒气,里面的水泵发出轰隆隆的噪音,震得人耳朵发麻,离深井不到一米远的地方有一张仅睡一个人的炕,上面胡乱地放了一床破烂儿被褥,不知哪个勇敢的人敢在那上面睡觉,想想就头皮发麻。于是我赶紧退出来了。
但是,屋子外却是另一番景象。
高灌就像一位活力四射,生龙活虎的壮汉子,南榆林水库的水流到水井里,被水泵抽出,流经民生渠来灌溉土地的,我们远远地就能听到高灌震耳欲聋的水声,高灌的水永远都是那么多,好像浇多少地也用不完。感谢高灌,由于我们地处黄土高原,缺水干旱,是亲爱的高灌总是及时地为我们送来救命水,把晒得奄奄一息的禾苗救活,让淳朴善良的人们不至于饿肚子。
农村人似乎都对水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这感情显得格外的偏执,却又理所当然。水土水土,水永远排在土地前面,对于靠土地活命的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灌的价值,在养育我长大的黄土高原上,又比别的地方生生地多出了几分。
我们地处黄土高原,不就像秀丽的江南水乡到处都是水,相反我们这儿很难见到水,但孩子们天性喜欢水,那时又没有任何娱乐场所,所以高灌是我们的首选。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春天,我们北方还是春寒料峭,田野里一片荒芜,黄风雾罩,但是这一切挡不住我们去高灌疯玩的热情,因为勤快的农民已经开始灌溉土地了,此时也只有高灌是充满活力的,给我们儿时匮乏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几许生机,我们把手和脚伸进还是冰凉刺骨的水里,手脚冻得通红却不感到冷,高兴地打闹说笑起来,溅别人一脸一身,或者又被别人溅一脸一身,相互看着对方的狼狈样,都不恼,反而都哈哈大笑,那笑声,把在一边浇地的农民伯伯也逗乐了,只听见他们无比羡慕地说:“看那高兴的,多会儿也是活这些小娃们了!”
当然,这副样子回到家挨揍是肯定的,但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挡不住我们对高灌的热情,在我们眼里它分明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我们在生活中偶尔遇到一丁点儿挫折就找它诉说,它肯定不嫌烦;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去和它分享,它会发自内心地祝福我。它俨然又像一位好朋友,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同样匮乏的年代,它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不厌其烦地陪着我们小孩子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儿时高灌台阶是完好无损的,这也是我们村唯一有台阶的地方,我们好几个小伙伴高高兴兴地爬上爬下,结结实实地体验了一下城里人的感受,心想,城里人真会玩,每天上下楼梯,多好!多年以后,我也成了城里人,每天无论是回家还是上班都要走楼梯,苦不堪言,于是又想念村里的小院平房。人或许就是这样,永远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夏天随父母出地,到高灌水渠里面摸小鱼小虾,小鱼胆子很小,当你轻轻走进水里的时候,小鱼们就听到动静了,吓得四散奔逃。有的藏到树叶下,两只小眼睛还不停地注视着你,有的在水里不停地乱窜,不知道藏在哪里合适,有的甚至一头扎在石缝里,尾巴露在外面不停地摆动,真是顾头不顾尾,它们的样子可笑极了,但要捉到它们比登天还难,因为身形灵活行踪不定,眼瞅着在这儿,仅仅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又蹦到别处了,是的,它们着急了就是蹦不是游,即使捉住了又太滑,不小心又从手里蹦出去了。有时候太着急了,除没捉到鱼,还给啪一下滑倒了,手里准备放鱼的盆子也扔得老远,好不容易抓到的几只小虾又跑了,但我们从没因为捉不到鱼而懊恼,我们分明就是享受捉鱼摸虾的这一快乐过程,当然经过这么一折腾,肯定会热出一身臭汗,这时一个凉水澡,也显得让人那么幸福满满。此时燥热的太阳也一定在和我们沐浴,是高灌水的清凉洗去了它的狂躁,使得太阳一秒不差的运行在广阔的天宇里。
到了秋天,对于农民来说,看着丰收的庄稼,他们喜上眉梢,甚至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吼上几嗓子信天游。高灌的意义在他们心中与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截然不同,但是,在这里正是高灌把生计与乐趣为我们放在了一个天平上。傍晚,在地里累了一天的人们经过高灌,总要洗洗脸、洗洗手、甚至泡泡脚,只有这样才算把一天的疲劳彻底卸下,然后精神饱满地回到家里,再继续忙家里的事情,喂牛、喂羊、做饭……
冬天的高灌十分美丽。水渠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旁边的树林上,落满了蓬松松的雪花。远远看去,就像洁白的天鹅绒上铺过了一条银白色的玻璃带。冬天的高灌也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就一齐去小河里凿冰,堆雪人,打雪仗,溜冰,时不时给摔个四脚朝天……
春夏秋冬,日复一日,我究竟在高灌里摔过多少跤,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每次摔倒都很快乐。
那段与高灌相伴的童年时光,是无比宝贵和值得怀念的。
人们常说,有水的地方就人杰地灵。这话真是不假,村里的人们因为有了高灌水的滋润,使得全村邻里和睦、民风淳厚。我们高山疃学校尽出人才,村民们高兴地说:“是高灌的水给了村中读书人灵性”。我们高山疃村也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方圆几十里的学生都以能来我们学校读书为荣。
以后的日子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到外地求学,出来工作、结婚、生子,掐指一算,不经意间,已将近有三十年的时间没去高灌了,今年清明节回去祭祖,车开到村口,我说什么也要去高灌看看,老公抱怨道“荒郊野岭,有啥看头?”
唉,他哪儿知道我和高灌的深情厚谊?
距离高灌还有一里远,我就听到了汹涌激荡的流水声,我的好朋友知道我今天回来看它了,所以远远地就向我问好了。
来到高灌,高灌的流水还是一如既往不停地欢唱着流向远方,悦耳动听的流水声,好像在向我们娓娓倾诉她灿烂的昨天,又好像在为故乡的人们过上富足有余的生活而低吟回唱着。
沿着早已破旧的台阶,我拾级而上,这时,一阵风吹过,一阵水花夹着水雾朝我迎面扑来,像极了一位多年未谋面的老朋友给我深情的拥抱。
看着儿时的小伙伴,好朋友,我不禁泪如泉涌,我是有多少话要对你倾诉呀!但一时又无从说起。
是的,在我们的心目中,你分明就是真善美的化身,你让我学会了感恩,感恩你的平易近人,感恩你的无私奉献,多少年过去了,你坦荡和博大的胸怀滋润了多少土地,孕育了多少生灵,只要别人需要你,你就赐予,为人们付出那么多却从不要求任何回报。你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快乐,而且像极了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在潜移默化地教我做人要做一个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品德高尚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家乡有用的人,我将把你的精神传递于他人,他人再度传递,让人们活得有作为,活得有价值。
高灌啊,你幽静深邃,虽不能海纳百川,但你有容人之美的度量,虽不言语,却揭示着最高的人生境界。当我离开家乡时,我会收集一些有关你美好的故事和你的照片、视频带在我身旁,时时提醒我怎样做人,做个什么样的人,以及无论何时何地看到你,那一刻,我的身心就在我的家乡——美丽的高山疃村。
作者简介
丰慧春,山西朔州人,教师,热爱生活,喜欢用文字抒发情感,通过写文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活出了一个真实率真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