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朐的车
一路同行看变化
高贵福
说起改革开放这四十年的变化,最有深切体会的,应该是降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我们!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是改革开放最有力的见证人和执行者。现在回想起来,光这车子的变化,就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发展历程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那会儿,作为生活在农村的我们,大约都记得,家家都有一辆独轮木制、铁轮、胶胎的小推车。那个时代,往大田里推粪,从大田里往家运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都离不了独轮小木车。记得那年麦假里,跟着父亲推着小木车,去镇粮所送公粮,到达目的地放下车子,左右一看:嚯!那是老长老长的一大片,全是小木车,那阵容真是蔚为壮观,到现在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等到初中毕业走向社会,经济开始有了起色。一九八五年夏秋之交,我终于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青岛产金鹿牌自行车。推着崭新的车子走在大街上,人们见了纷纷夸赞问寻:"嗬!买上自行车啦,不错,不错,什么牌子的?""金鹿的!"当时那叫一个得意,当时那个轰动效应,就是现在买辆宝马,也比不了的。
咱农村总归是比那大城市慢一拍,以后渐渐地,村里大街小巷,走亲访友,赶集上店,到处都是被自行车统治的世界了,自行车清脆的铃铛声随处可闻。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宅基地的统一规划,从土坯房到砖瓦房的改造,真可谓是如火如荼,从而极大的带动了乡村运输业的发展。
当时我就有买台拖拉机的冲动,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家人们一说,没想到大家一致反对。当时的家人思想还比较保守,都认为开车如伴虎,随时会有危险,但是看到小伙伴们都买了车搞运输,还是有点按奈不住。那时候虽然刚刚解决了温饱,手头的确没有那么多资金,买台二手车还算可行,于是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几个要好的伙伴,托他们给联系。急切盼望中,终于有一天,一个小伙伴带来了好消息:车已联系好,你看怎么办?
我当即立断:好,先开回来放在你家里吧。一夜的激动,第二天一大早就约小伙伴,将车子开了回来,趁中午吃饭的时候,向家人摊牌:车我已买回来。家人们再也无话可说了。现在回想起这些,这才慨叹:一个小家的起步尚且如此之艰,当初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拓者,又是冒了多大的风险,顶了多大的压力,具有着何等的气魄呀!
那时全村500多户人家,仅拖拉机,鼎峰时的保有量一度达到二百多台。整天里,拖拉机马达的轰鸣声随时可闻,用"沸腾"二字来形容那个时代的村庄,是一点儿也不算过分的。
时光迈入新世纪,人们的代步工具由自行车,逐渐被摩托车所替代。我买摩托车晚了几年,对于骑摩托车,我好像有点本能的恐惧感。车子买来,一度放置了一段时日。发小笑我:都老司机了,骑个摩托车还害什么怕,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初次学车是在夜晚田间的小路上,发小在后面扶持着,我发动了车子,踩上挡,一手油门,离合器一松,车子就蹿了出去,我有些慌了神,扶把不稳,车子冲向了路边的大田里,不过还好,身体无大碍,只是车子着地时,转向灯踫掉一个,自己心疼的不得了。
发小边拍打我身上的土边笑:你这也太性急了,轻踩离合慢给油,你都忘了?我也笑:这不是和人家说得那样,初次结婚经验不足嘛!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步一个记忆,环环相扣,那时左邻右舍,要好的小伙伴们,都有了自己的摩托车,每逢有谁家结婚或生日,人多集聚的时候,摩托车总是占了半边街。
时代在发展,一切都在变。接下来城乡道路整修硬化的潮流涌起,绿色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摩托车渐渐的退居二线,电动车开始大量走入寻常百姓家。电动车大小颜色杂糅,两轮三轮四轮不等,只是品牌却无花八门了。
近几年人们梦寐以求的私家汽车,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顺理成章的普遍开进了村里。在2016年的中秋,我也步入了有车一族的行列,初次开着自家的车子,舒心地看着沿途一路的好风光,新的日月才刚刚起步呢,此时的心情,除了激动还能说些什么呢?现在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相聚的日子,有关汽车的品牌,颜色,保养等等一系列的话题,还是相当热门的。车,永远调动着人们敏感而兴奋的神经,这也是人们向往新生活的主题之一吧。
说到改革开放这四十年变化,大多数人都会说:有什么呀?这是很平常的呀,大家不都是这么一路过来的吗?夜色降临,结束了一天的忙碌,静下心来,慢慢品一杯茶,细细回想我们曾经走过的,这四十年的风风雨雨,真是平常人走的是不平常的路。只是幸福的日子过久了,人们有些木然。回顾这些年的经历,大有"此身虽在堪惊"的感叹,从小木车到私家车的大跨越,我是深有感触,在世界历史的长河里,在同期大大小小的国家中,我们国家这四十年的发展速度,用"惊人"二字概括,当不以为过吧。
虽然这些年我们也付出过很多,也经历过许多痛苦的决择,但是我们终究走过来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无愧于这个光荣而伟大的时代。尽管这一切还不是那么完美无缺,尽管我们知道,未来前进的路上,还会有颠簸,还会荆棘密布,但我坚信:我们这架改革开放的大车,终会迎风而上,勇往直前的!在通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我们再相约:勠力同心,一路同行!
2018.11.22.晚
作者简介
高贵福,临朐五井镇下五井西村人,一个坚定的文学爱好者,擅长散文诗歌创作,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