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遇,两次擦肩而过的思考
文/徐明锋
当下,社会生活的多元化让人们选择的空间更加广阔,万花筒般的选择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选择的艰难困惑着每一个人。莘莘学子,考了高分,你得在上百所重点大学里反复权衡。学校确定了,紧接着又得选专业,一家人会为此伤透脑壳;家里来了客人,你得选择去哪家菜馆。对菜馆的环境、菜品、行车路线等,都要比较来比较去。到了菜馆,面对厚厚的菜单,楚菜、川菜、粤菜、湘菜不知如何点好。人生其实就是在做两件事:选择或被选择!如果你选择了从军之路,当兵尽义务,在漫长或有限的时间里,只能接受祖国的挑选。军人的天职,服从命令是你唯一的选择。 四十五年前,我在部队差点成为一名汽车司机。那年,郧阳军分区接军区通知,选派三名战士学习汽车驾驶技术,参训人员由独立营选拔推荐。营里研究确定了三名人选,营领导考虑很周全,一连、二连、营部各一人。营部唯一的一部电话就在我们寝室兼值班室里,营长在向军分区上报人员名单时我就站在旁边。得知此信,我努力抑制住脸上的表情,把激动的思绪留给夜晚。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弄的床板像有几只老鼠在啮咬,不断发出“吱吱”的响动。 当年,汽车司机是一个多么诱人令人向往的职业。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毕业时的人生理想就是当一名汽车司机。 现在的中国,汽车司机满大街。别说领导干部,就是普通老百姓都是自己开车出行。驾校广告铺天盖地,巴掌大块场子,两三千元就可速成一名司机。开车成了现代人像穿衣一样简单的生活技能。然而,四十多年前的司机可是“一招鲜,吃遍天”的令人羡慕的职业。在许多人的眼里,那是一只镶着金边的“铁饭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生活必需品都得凭票供应。如果你有一位当司机的邻居或同事,你会看到他隔三差五会搬回一箱箱、一袋袋市面上难见的新鲜水果、菜蔬、活鱼和各种肉类。即使一人工作全家也可丰衣足食。再就是替人捎信、带物品。搭顺风车、搬家都会有求于司机,即赚了人情又添了实惠。那年月的司机衣着整洁,说话语气严肃,俨然一幅领导派头。若从这个角度看,我那同学人生理想还是定得不低。

营里学开车的人选报上去了,余下的就是等待。等待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煎熬!您想,假若生活中没有什么让你期待,你会按部就班风平浪静过好每一天。可你明知道前路有美景向你招手,且离你仅一步之遥,心情便很难平静。 一天、一周、一个月、直到半年过去了,学习驾驶技术的兵学成回分区机关小车班了,我才知道。开车的事对我而言就像一个肥皂泡破了!如梦初醒后我们才知道,自从学驾驶员的通知一到,分区机关在首长身边的警卫员、公务员、炊事员等等纷纷要求学开车,搞得首长之间都摆不平。最后,分区首长一怒之下,身边的兵包括独立营的一个不要,从下面各县中队推荐选拔,所以就与我无缘。司机,一个心仪神往的专业技术职业与我失之交臂!直到二十多年后,我利用工作之便自学成“才”。 当兵第三年的1977年,我又遭遇一次被选择。郧阳军分区司令部机要科物色机要参谋,我被确定为人选之一。机要干部选拔政治审查是相当严格的,除了自身工作思想表现优秀以外,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直接决定一个人能否从事该项工作。“外调”就是一种最可靠,最原始的甄别方法。 外调人员一般由两人以上组成,深入到你的老家走访调查。调查包括入伍前你读过书的学校、你的户口所在地居委会、甚至你的左右邻舍对你的基本看法以及主要社会关系。最后,调查结论由当地党委、政府及公安机关出具证明材料,装入你的个人档案。我们家历史清白。父亲一九四七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兵八年,一九五五年复员,中共党员,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母亲娘家问题就大了。我的大舅周功茂,一条腿自幼残疾,不能跑不能跳,走不得远路,解放前后均在郧西县银行工作。据传他有同时使用两把算盘的高超技能。大舅一生谨小慎微,是个树叶掉下来怕砸头的人。我们家跟大舅家距离不足百米,我上学放学,经常能碰到大舅上班下班。路人稀少时,大舅偶尔会偷偷塞给我一毛零花钱。大舅有七个孩子,日子也不宽裕,偷偷给我钱是怕大舅妈看见。就是这样一个规规矩矩的良民,不知道国民党看中了他哪一点,竟然发展大舅成了国民党党员。大舅这段历史成了我档案中的政治污点。二舅叫什么名字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我时二舅就病故了。听父辈们讲,二舅和大舅虽一母所生,但完全是两类人:大舅内向,二舅外向;大舅怕事,二舅怕事少;大舅整天窝在家里,二舅常年四海为家;大舅加入国民党可能稀里糊涂,二舅的“三青团员”则咎由自取。我的两个舅舅均归蒋家父子领导,一个归蒋介石,一个归蒋经国。有两个这样的舅舅,我自知自明不能当机要干部!往后,我跟战友们聊天,常常慨叹,我真是运气好哇!从军路上,步履蹒跚的我总能遇到一批一批宽厚、开明、慈爱的首长引领我前行。他们能正视我的家庭“历史问题”,看重我个人的政治取向。我虽然不能被安排从事机要工作,但是不影响我入党,还被提干担任其他职务。 当兵几十年,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到正团职干部,都是党培养的结果。因为太顺,使我形成了错觉:认为干好本职工作是根本,其它的事是党委、首长考虑的。只想着个人的稳定和安逸,不思进取的心态一直左右着我。有时看到了自己工作的盲区,但是很少想方设法去突破、去改变。这种脱离国情,不能与时俱进的陈旧观念,必然被历史所淘汰。在我看来,人的一生机遇固然重要,但我更看重的是勤奋务实的态度和对党的无限忠诚。我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告诫我:名利是把双刃剑,欲望的闸门一旦开启,也许是解渴的甘泉,更有可能是洪水猛兽。现实生活中,我见过大批在不归路上狂奔的身影!可惜,人生没有假如!
徐明锋,1956年生,1974年12月入伍,湖北省郧西县人。喜爱读书与写作,自1980年起在报刊杂志发表新闻、随笔、小小说等作品千余篇,出版《寻找岁月的影子》一书,现居武汉。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周瑟瑟(著名诗人与作家、卡丘杂志社长)、马俊华(暮雪诗刊执行主编)、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晓渡(安徽诗歌主编)、荒村(大平原诗刊主编,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副总编:吴北平
小说主编:期待你的加盟
散文主编:吴北平(试用)
现代诗歌主编:刘君芝(试用)
古诗词主编:黄青(试用)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