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经典名段,赏梨园盛景
付桂香

喜欢京剧,源于儿时父亲对京剧的喜好。那时村里大兴样板戏,我们村排了两台《沙家浜》,村里一台,学校一台。父亲是村里和学校的文艺骨干,两台戏的京胡都是父亲主弦,所以父亲白天参加学校的排练,晚上参与村里的活动,我呢,每天晚上都跟着父亲到村里看光景,久而久之,也能哼上几句,虽然不太正宗,也算是有点模样。后来,父亲找了许多唱片,从学校借了一台旧的唱机,每当麦假秋假,我都能专心地听上几出传统京戏,闲暇时父亲会和我聊上几句关于唱段的故事,我便知道了京剧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听《将相和》,我知道了“负荆请罪”的故事,懂得了“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宽容;听《铡美案》,我知道了“包拯的故事”,懂得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铁面无私;听《穆桂英挂帅》,我知道了杨门女将的故事,懂得了保卫边关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父亲的带动下,我对京剧的喜爱程度与日俱增,幻想着要是有一天能亲耳聆听名家的现场演唱那该是多大的享受啊。
今年暑假,由济南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泉声曲韵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在山东省会大剧院精彩开唱,得朋友邀请,有幸现场聆听大师们的经典演唱,《将相和》《铡美案》《探阴山》《红娘》《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智取威虎山》《对花枪》《谢瑶环》等经典唱段让听众大饱耳福,也让我儿时的夙愿得偿,至今想来仍是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那天,省会大剧院座无虚席,《迎春曲》开场之后,各大名角闪亮登场,最先登场的是上海京剧院花旦演员青年演员毕玺玺,一曲《尤三姐》唱腔婉转,声音清脆,获得阵阵掌声。
接下来,男旦青衣刘铮的《女起解》《宇宙风》,梅派彩色旋风史依弘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著名裘派花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邓沐伟的《将相和》洪亮高亢,韵味悠长,连唱三首,观众仍觉意犹未尽。宋小川的《白门楼》,杨少澎的《击鼓骂曹》,蓝天的《奇袭白虎团》李林晓的《锁麟囊》等经曲唱段也是好评如潮,掌声阵阵。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袁慧琴的《对花枪》《四郎探母》《钓金龟》唱腔吐字清楚、喷口有力、行腔流畅、韵味醇厚,让人听起来仿佛有穿云贯石的力度和气势!
梨园行有这么一句话:千生百旦,一净难求。女花脸难得,达到一定高度的女花脸更是少之又少。来自天津京剧院的著名铜锤女花脸刘嘉欣,是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获得者,她演唱的《探阴山》《铡美案》博得了满堂彩。听她演唱,我特意闭上了眼睛,阳刚气十足、男人味弥散,那高亮甘醇的唱腔,就是至刚至阳的真汉子;睁开眼睛,那俏丽的容貌、亭亭的身段,简直就是至柔至美的俏佳人。
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南云童祥苓夫妇的演唱把晚会推向了高潮,特别是张南云老师,主持人报幕,一位身着旗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在一位年轻人的搀扶下上了台,她优雅丽质、纯朴温香,观众席上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弦声起,“吠!”左手反叉腰,右手前伸兰花指,转身、摆头,一个亮相,漂亮!台下掌声叫好声如潮水般响起,一曲《红娘》唱罢,气定神闲,叫好不绝!
主持人打趣她说:“都说岁月是把雕刻刀,我说京剧是剂美容针,您看老人家这形象真让人羡慕,您这么好看,自己出门不保险,您先生得跟着一块来!”张南云老师不好意思地笑了,观众也发出了会心的笑声,笑声中童祥苓老师登台演唱,《沙桥饯别》字正腔圆,《深山问苦》包含深情,最后一曲《武家坡》,两位老艺术家联袂演唱,真可谓珠联璧合。
演出结束了,随着人流慢慢走出剧院大厅,回头再看,“泉声曲韵”的巨幅宣传画熠熠生辉,一场视听盛宴带给我无尽的享受,也一带来无限的感慨。
京剧,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感叹不已,她不仅是我们的国粹、国宝,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本场“泉声曲韵”演唱的曲目大多数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唱段,耳熟能详的故事,激烈的情节冲突,细腻的人物形象,把中国的传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

登台演唱的既有崭露头角的青年演员,也有八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著名京剧演员王艳在演唱结束之后,主持人关切地问她身上的伤好了没有?我们才知道王艳在去年表演《失子惊风》的时候患有腰椎肩盘突出和膝盖积液,但她坚持进行表演,问她为什么这样坚持,她动情地说:“观众买了票,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演出结束后我特意到网上搜了王艳的《失子惊疯》来看,整场戏跑、跳、跪,无不是对腰和膝盖的巨大考验,这就是“角儿”的艺术,这就是“角儿”的付出。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霸王别姬》中的一个片段,剧中小赖子和小豆子因学戏受不了剧团师傅的打,偷跑了出来,正碰上一个角儿演出《霸王别姬》,戏台上的角儿扮相鲜丽,台下也是叫好声一片,小赖子哭着说:这得挨多少打呀!是啊,旧社会学戏没有不挨打的,新社会演员学戏虽然不用挨打,但其中的艰辛也是可想而知的。
年轻演员如此,老演员们更上让人感动。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南云和童祥苓老师八十四岁高龄,本已是多年不登台,但接到“泉城曲韵”的邀请,还是欣然接受,理由只有一个,不能让济南的观众失望,不能让热爱京剧的戏迷失望。简单的话语没有丝毫造作,却让人感动不已。
三个多小时的演唱会,偌大的省会大剧院,上下三层,秩序井然,观众们热情洋溢,现场气氛热烈。当《探阴山》唱到“观西方阴风起一阵黑暗,想必是此一处它名叫阴山。那屈死鬼定然在此处避难,俺包拯身入在虎穴龙潭,我叫王朝和马汉带路前趱”时,刘嘉欣唱“我叫王朝”,观众应“有”,刘嘉欣唱“和马汉”,观众答“有”,适时配合,天衣无缝。主持人由衷地感叹,演员刘嘉欣也欣喜地赞叹:济南的观众真是懂戏啊!戏迷的热情就是这样让我们感动,据说为了观看这场演出,有千里奔波辽宁戏迷,就为给童祥苓送上一束鲜花;有来自武汉的一家三口,慕名现场聆听袁慧琴的演唱;有听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已成期待的济南市民,逢场必到。台上演唱真挚动人,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京剧是国粹,是我们的国宝,近几年,为弘扬京剧艺术,不仅是专业团体致力于京剧艺术的发扬光大,在民间也有很多京剧协会、剧社之类的组织,为弘扬京剧艺术做着自己的努力。我所在的小城就有好几个民间组织,他们分布在各个小区,辗转活动在城区和乡村,每当重大节日,总能看到他们活动的身影,总能听到他们动听的唱腔。他们共同探讨切磋京剧艺术的魅力,无私传授演唱技巧和唱腔技艺;他们自发组织,自筹经费……这种无私无畏弘扬国粹的精神,让人折服!国粹的博大精深又一次把每一位京剧爱好者深深地吸引到了一起。
晚风习习,已近午夜时分,驱车在回家的路上,我仍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是的,只要我们心里有爱,眼里有光,国粹艺术就会永远发扬下去,我期待明年的“泉声曲韵”,我期待京剧艺术的发扬光大!
个人简介:
付桂香,中学高级教师,文学爱好者,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烟台散文学会会员 莱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