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城 我的第二故乡
文/曾圆
三十年前,我来到了这所陌生的城市,初来乍到,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象是到了另一个星球,咕噜咕噜的粤语一个字也听不懂,普通话虽然可以听懂,但是,对于我这个从山村学校毕业出来的人来说,讲普通话成了一道难题。因为,在我们上学的那个年代,老师上课下课全都是讲的方言。我所处的那个少年时代是没有电视的,就是看电影,一年当中也才会有那么几次,每看一场电影要跑到比较远的地方才有得看。所以,刚到广州普通话是没办法开口说的了。也开不了这个口,因为,说出来别人也听不懂。出门问路经常要用写纸条来解决问题,在这,基本成了半个哑人。后来,是我的亲戚也是好朋友晓英,鼓励我一定要学会讲普通话。她说:不会普通话怎么出去工作呢。于是,晓英就吩咐她的战友,利用晚上不用上课的时间,一句一句地教我普通话。因为,是部队学校,晓英她有很多演出任务,白天上课,晚上要进行排练,经常要下部队演出。她是女子军乐队的骨干,不能随便请假。那时,晓英是我唯一依靠和依恋,她比我小好几岁,但无论在哪个方面晓英都比我成熟、懂事、富有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她的这些品质也成就了她日后辉煌的事业。也影响着我学会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怎么样去生存和发展。晓英是引领我走入社会的第一任老师,使我学会了隐忍和坚强,学会了独自面对这个城市。

在这个部队大院,我认识了我亲爱的、胜似母亲的吕姨,生活中她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给予了我亲情般的温暖。在准备离开广州的那一瞬间,使我改变了回乡的决定,才有了与我先生的奇缘。这是我敬爱的吕姨给予了的一个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是我人生当中最大的幸福!吕姨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高贵品质,深深地触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伴随着我的一生我将铭记终身。二十多年来,我一直用心地,经营着、呵护着这个小家园。我的先生是一名医生,医生虽然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但也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岗位,几十年来,他一直不间断的学习,白天上班,几乎每天晚上坚持做笔记,总结当天的病案。他工作兢兢业业,是一个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爱家、顾家的好丈夫和好父亲。给了我一个优越温馨的家,养育了一个乖乖懂事可爱的女儿。女儿在大学期间,已有澳大利亚两所顶尖大学世界级名校,提早向我女儿抛出了槛榄枝,发出了录取通知,准备继续深造读研。


在我家阳台,可以清楚的看到广州的新地标——小蛮腰,每当夜幕降临,高耸入云的小蛮腰七彩缤纷,耀眼的彩灯映照着整个美丽的羊城。小蛮腰的大气,可以与上海的东方明珠媲美,具有世界最高户外观景台,观看到大半个广州的城市风貌,风靡全球。广州又名羊城,但是,不是盛产羊的地方,只是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闻,与五羊降福的传说有关。在广州越秀公园有一座五羊雕像,就是描述这个传说的。广州还是一座花城,一年四季,各式各样的鲜花在这座城市争相吐艳。当你来到了这座城市,感受到的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每当木棉花开的季节,整个广州象是挂满了彩灯,木棉花象一只只火红火红的、漂亮的鸟儿,高高地鹤立在木棉花的树枝上,路过的行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欣赏木棉花的妖艳。到了白兰花开的季节,处处香气怡人,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到了春节,花市集市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广州人一年当中,最向往的就是年末逛花市,逛花市,来年有好运。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广州人民更具有包容性,他们开始接触各地饮食文化,要是与我们外地爱吃辣椒的人聚餐,会点上一盘可口的辣椒,一起开怀畅饮。广州向国家纳税全国排名靠前,与多个省份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扶贫帮贫、捐资助学是全国之最。但是,广州人很低调,也许你看到穿着朴素,坐在街边纳凉的阿公阿婆他们有可能家底很殷实,家财万贯。但是,他们勤俭节约,就是在外面就餐剩下的食物,都会打包带回家,他们的美德值得学习!


广东盛产荔枝、龙眼、香蕉等等许多水果,每当到出产的旺季,好些邻居,从他们老家带来特产,分享给大家尝鲜。要是有人回家乡或外出几天不在家时,邻里邻亲会相互帮忙浇花、照看家庭。在这个大院里,大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每个人心里,都会有魂牵故乡的情结,时间越长,思乡感觉就会越浓。大家心有灵犀,相互理解,有时聚在一起,也会相互倾诉思乡之情。时代发生了巨变,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国家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便民便家,交通越来越方便,给远离家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其方便的回家之路。我们融入羊城,享受太平盛世,同时,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愿美丽的羊城更加辉煌!


曾圆 湖南宁乡市人 于1978年宁乡麻山中学高中毕业 1995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一年 从事服装设计与制作 爱好阅读与舞蹈 现定居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