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刘文喜 孙魏) 城乡公交与农家乐经营的现状是解决当前农村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政府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确保农村居民出行的基本保障。但是,城乡公交因自身条件或外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发展状况堪忧。
城乡公交不像城市公交,呈环状,可以串连起来,它是辐射状的,而且具有地域广阔、居住地分散、客运网络覆盖面广、客源规模小和流向分散的特点,再说,农村居民出行需求呈现“早出晚归”和“闲忙不均”等特点,再加上近年来社会车辆的激增,使得出行工具多样化而客源流失。这些城乡车辆,经营状态不易,经营惨淡,勉强运营,驾驶员和承包车主经营的积极性不高,全靠国家补贴混日子。
农家乐是指以乡村为背景,以休闲娱乐、农事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田园风光或特色民居,聚集为主要卖点的旅游形式。农家乐即是农业发展的新领域,又是绿色旅游的新热点。但农家乐发展的历史还不长,起步比较晚。目前,多半农家乐都是农户自己开发、自己筹建、自己设计、自己经营和自负盈亏。特别是在早期的景观设计中,农户自家的庭院缺少设计和规划,互相借鉴模仿,照搬照抄,造成了一定的审美疲劳,没有凸显应有的特色。经过近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少数农家乐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走上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同时农家乐经营极度依赖游客数量,游客数量决定着农家乐的成败,而且上述这些供居民娱乐休闲的地区大部分都分布在离村镇较远的地方,并路况复杂。前来游玩的游客,基本上都是自驾游,同样也限制了农村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城乡公交与农家乐相结合的现实可行性经驻马店市驿城区道路运输管理局审批的城乡车辆线路有14条线路,客车83台。车辆由驻马店市中心站发车,前往赵桥、新生、马园、香山、胡庙、蚁峰、臧集、老河、板桥、诸市等十余个乡镇,城乡公交车终点站基本都在乡镇中心,人流量大的主干道附近。而农家乐大多数都在远离乡镇中心的乡镇偏远地区。两者的共同点在于,想要盈利就要客源,在一个相同的目标下,能够合作。 城乡公交与农家乐相结合的方式探索:
一、开展民意调查,挑选一到二个乡镇开通试点。打造精品线路,增加车辆的数量或班次,做到每二十分钟一班车,使游客有更便捷的乘车体验。
二、由交通局主导联系各乡镇及驻村扶贫干部,旅游交通局主导联系各乡镇及驻村扶贫干部,旅游局对各村的农家乐进行宣传和沟通,对从事经营的业户进行培训,开办培训班,加大观光旅游业开发力度,把观光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餐饮等有机结合起来。
三、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吸引更多的旅客前来度假。农家乐的设计,需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条件。可以说,没有自然,就没有农村;没有农村,就没有农家乐的存在。农家乐要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尽量保持自然景观的原始风貌。从规划角度而言,农家乐可以通过恢复地带性植被景观、设计生态建筑或者是设置循环利用资源的设施等,达到建设和保护的双重目的。同时,还可以人工为生物创设有利的生长环境,营造人与自然、与生态和谐共处的氛围。
四、农家乐要紧扣自身实际,围绕相关主题,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 提高宣传意识,酒香也怕巷子深,特色农家院与城乡公交车可以车体广告,车身LED灯广告,车辆座套可以印制农家院广告信息。印制带有特色农家院标志的水杯发给司机。在车厢内安装小电视,循环播放农家乐的美景,美食,或企业文化。 而农村公交可以按照给农家院送客数量在农家院领取相应补助,刺激积极性。通过行政许可单位延伸城乡公交线路,可将城乡公交车终点站改为中途站,终点站设置在农家乐附近。农家乐均建设有停车场,休息区等设施。可以让城乡公交进驻,能够节省车辆站点建站费用。
城乡公交与农家乐相结合的前景预测将城乡公交车与农村旅游与扶贫相结合,富民惠民成公交车与农村旅游与扶贫相结合,富民惠民成效彰显,让城市居民能更方便的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能有效增加选择去乡村游玩的游客数量。
而乡村农家乐发展之后,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收入,还能增加就业渠道,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促进餐饮、住宿、娱乐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更能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相对而言,也能体现公交出行方便群众、节能环保的初衷,而客源不仅是农村公交的生命线也是农家乐的生命线,在这个方面上双方是目标一致,共同发展,相互互补。
城乡公交车与农村旅游与扶贫相结合,前景乐观但要达到预期目标还需磨合,但日积月累,总会发生质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