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风小筑头条版总第13期
雅风小筑欢迎您
导语:今年十月,有幸受邀去夹江县一个座落在大山深处的派出所——华头镇派出所采风,有幸接触到这么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也从老乡口里听到了一些他们的故事。感动之余,我想写出他们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而骄傲!警察故事,且听我一一道来。
山旮旯里的派出所(纪实)
——华头警察故事之雨夜送归
文/芦苇
那是2019年7月的一个晚上,大雨滂沱。那天,华头派出所所长唐浩在县局开完会后已经很晚了。为了不影响明天的工作,他连夜驾车赶回距县城约45公里的华头。
唐所长车行至木华路,在木城镇白果村和华头镇楼房村之间路段,透过车灯和雨幕看见前方有一辆摩托车在雨里赶路,朝着华头方向行驶。
车靠近摩托车时,唐所长发现车上两个大人间距离较大,好象有一只小孩的脚伸出,大雨中大人孩子居然未穿雨衣,已经全身湿透。
看见这种情况,唐所长心头一紧,大雨中行驶本就危险,还载着一大一小两个人,驾车人未穿雨衣,雨水流进眼睛会影响视线,且雨天路滑,湾道坡道多,这多危险啊!
他将车开到摩托车前面停下,伸手拦下摩托车。一番询问后,他得知这几个老乡是华头镇沙湾村三组的村民。夫妻俩本在成都打工,因不到三岁的小儿子生病,两人回家带儿子看病。当天,两人带孩子去看病后又去夹江吴场的奶奶家玩,儿子不慎摔倒,父亲去拉他时又将儿子胳膊拉脱节了。快下午7点了,夫妻俩又急忙带着儿子到木城镇白庙村,找一个专治跌打损伤的老中荮给儿子治伤。因离家时未下雨,也没带雨披。现在要赶回华头沙湾家去。
唐所长了解情况后当即决定送老乡回家。他立即招呼孩子妈妈抱着孩子上了他的车,让孩子爸爸骑着摩托车走在前面,他开车跟在后面,用车灯为老乡照路,慢慢向着华头开去。
车行到华头镇场口一家卖化肥的老乡家门口时,孩子爸爸将摩托车寄放在老乡家院里。唐所长打电话让值班辅警周勇军,让他把警车开过来。
周勇军开着警车来了,唐所长让他下来,招呼几个老乡上了警车,自己坐到驾驶位置,待周勇军在副驾位置坐下,唐所长迅速启动警车,向着沙湾三社方向开去。
在老乡的引导下,唐所长驾车在挟窄的村路上向上开去,上坡拐弯,拐弯上坡,不知爬了多少个坡,拐了几次湾,行了约三公里路,离老乡家已不远了,前方又是一个弯道陡坡,警车在快到坡顶时突然熄火停下了。车有下滑的迹象,情况十分危险!
唐所长当机立断,立即叫周勇军和老乡下车,自已一个人留在车上,也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当时的唐所长想的就是,车上是三个老乡,还有一个辅警,只有自已是民警,有危险当然得由自己承担。再说,若真出现意外,自己一个人也许还可以跳车逃生呢!
老乡和周勇军下车后,唐所长发动警车,一步一步向着坡下退去。周勇军在下面看着路况,心里捏了一把汗。坡陡,又是弯道,且因少有车辆经过,路面两边均长着青苔,又值雨天,一不小心车毁人亡啊!唐所长沉着冷静,凭着精湛的驾驶技术,一步一滑,一步一挪,终于将警车倒退着停到了坡下。
停好车后,唐所长又和周勇军一起徒步将老乡送回了家。老乡一家千谢万谢,打听他们的名字。做好事不留名,唐所长他们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字,而是自豪地说:“我们是华头派出所的警察"。
唐所长和周勇军告别老乡一家,回到坡下停车的地方,借着道旁老乡家的院坝将车调头,一路回到华头。唐所长这才去开上自己的车,和周勇军一起回到派出所。
这时,已经是凌晨1点过了。
原创作品
作 家 风 釆
芦苇,本名袁秀苇,四川省夹江县人。爱好文学,喜欢穿行在文字里,在错落的文字里活出自己的淡定和优雅,犹喜古韵。作品散见于纸刊和各网络微刊平台。
总编/芦苇 主编/怡然快乐
美编/豪匠 前期/熊猫披风
制作/芦苇 特邀作家/婉君
投 稿 须 知
1.投稿须为原创首发,未在其他平台、美篇和朋友圈发表过。投稿作品须阳光健康,无涉政、涉黄、涉敏感话题及低级趣味的内容。
2.严禁抄袭,文责自负。一经发现,永不录用。
3.平台保有对收录作品作适当微调的权利,不同意者勿投。
4.本平台投稿文体不限,诗词歌赋,散文、小说丶剧本皆可。
5.已投作品接到录用通知后勿再转投其他平台。对一稿多投,造成原创撞车无法推送者,平台不再录用此人作品。
6.阅读量低于50的作者,不再出专辑,只做合辑。合辑若有赞赏不再返还作者。留作平台运作。
7.投稿一周未接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另投。
8.作者稿费源于赞赏。赞赏10元以上(不含10元),阅读量超过100,发放赞赏总额的60%。阅读量超过200,发放赞赏总额的70%。阅读量超过300,发放赞赏总额的80%。朗诵作品根据阅读量发放作者赞赏总额的40%一一50%,发放朗诵者赞赏总额的30%。其余留作平台运作费用。赞赏10元内(含10元)留作平台运作。
9.作者稿费在作品推送一周后结算发放,以微信红包形式发放给作者。
10.投稿请加芦苇微信:152819668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