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庆国
儿子出生时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他妈妈剖腹产大出血,医生匆忙进出产房,我们急得团团转。产房门打开了,护士将一个襁褓里的婴儿,塞进了妹妹的怀里,又转身返回了产房。在紧张和焦急中,我匆匆一瞥,一张挂着淡淡胎质的稚嫩小脸,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我和儿子的血脉亲情,从此生动、鲜活起来,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每一次成长,每一个进步,无不牵挂着父母的心,甚至一个背影都成为我生命里的一道风景!

儿子是独生子女一代,从小就不缺少关爱。他上小学时,我经常骑自行车送他去学校,儿子有时坐在后座架上,有时就坐在前面的大梁上,一路上小嘴不停地叨叨着,说着学校里的趣事儿,诸如小胖不会写拼音,旺财老是算错数,小明偷偷抓老师的长辫子等等。儿子也不管我听没听,自顾说个不停。
到了学校门口,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学校里的操场上,小孩子们你追我赶,嬉戏打闹。一阵阵欢声笑语随风荡漾,一张张稚嫩天真的笑脸,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朵。对于这些小学生来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似乎还很遥远,仿佛和他们永远不会沾边儿。他们还不知道,沉重的书包终将剥夺他们游戏的权利,繁重的课程也会让他们变得沉默寡言!

从自行车上抱下儿子,帮他背上双肩包,儿子扬起小脸,向我挥挥小手说:“爸爸,再见!”说完头也不回,跑进学校大门。晨光氤氲下,儿子穿着绿条纹童衫的瘦小背影,一蹦一跳,闪现在学校的甬路上。突然视线里的儿子,抡起了右臂,在胸前快速地转着圈儿,好像滚动的车轮,随即飞快地奔跑起来,很快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下午放学,接儿子回家时,我就问:“干嘛轮着胳膊跑呀?”儿子稚嫩的眉眼间,闪动着喜悦的神情,脆生生地答道:“这样就像哪吒,安上风火轮,跑得快!”多么天真的回答,多么纯净可爱的孩子呀!在忍俊不禁之余,顿生守护怜爱之心,真想让时光慢些走呀,让我拥有更多时间,去呵护、陪伴这可爱的生命,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十八岁那年,儿子考上了省会的一所高校。这时,儿子已经从小小少年,长成了高我半头、略带青涩的青年。我和他妈妈送他去学校报道,因为儿子从未出过远门,也从未离开过我们,我们心里有着万般的不舍、担心和无奈,儿子却一副满不在乎,悠闲自得的样子,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
一路上,儿子很少和我们交流,不是带着耳机听歌,就是静静地望着车窗外的风景,再也不是那个屁股后面追着我讲故事,一天到晚和我们喋喋不休的小男孩了,我们再也走不进他的内心世界。我的心里飘过一丝淡淡的失落,禁不住想起《越长大,越孤单》这首歌,其实孤单的不只是孩子,还有他们的父母,也许成长是有代价的吧!

学校的条件没有预期的好,宿舍楼老旧,昏暗狭小,上下铺六个人挤在一起,更增加了我们的心里落差。还好我有个在省城工作的同学,中午约了她和我们一家吃了顿饭,也是想将孩子托付给她,聊以慰藉我们不安的心情。
办理入学手续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为了欢迎新生入学,学校开启了教学楼前的喷泉,喷泉池里水花飞溅,水珠四射,晶莹剔透,煞是好看,吸引了不多人围观。不知哪位粗心的家长,没有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一个只有两三岁的幼儿,竟然爬上了喷泉台阶,举着两只小手,沿着喷泉池边,颤颤巍巍地跑来跑去,随时可能掉进水池里。忽然,小孩一个趔趄,站立不稳,摇摇晃晃,眼看就要跌进喷泉池里,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这时,近在咫尺的儿子,一个箭步冲过去,在小孩跌倒的瞬间,一把抓住了他。将惊魂未定的孩子,交到孩子妈妈手里。整个过程儿子反应敏捷,动作迅速,看得人目瞪口呆,我们也对儿子刮目相看。

虽然和儿子朝夕相处,我们却忽略了他的成长,总认为他是个孩子,事事都要父母的呵护。其实儿子也在悄悄地成长,他的性格慢慢地沉稳,他的心智渐渐地成熟了!
下午我们该返程了,儿子站在车外,他妈妈又嘱咐些生活琐事,儿子一一点头答应,还不忘告诉我们慢点开车,到家后给他发短信。我们挥手和他告别,没等车子开动,儿子就转过身,朝学校门口大步走去。在他转身的瞬间,从那张稚气未消的脸上,我分明看到了一丝不安和不舍,这微妙的表情,只有血脉相连的父母才能觉察到。我想那一刻,儿子一定是隐忍着自己的情绪,不愿让我们过分地担心吧。
目送儿子穿着黄白条纹T恤的背影,闪进了学校大门,消失在教学楼的转角处。想想在数百公里外的陌生城市,儿子将独自生活,我的心里隐隐地担心。但是父母不可能永远庇护着孩子,他们终究要独自面对生活,父母也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独立成长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承受失败的痛苦,在一次次历练中,积累经验教训自由地成长!正如麦卡瑟所说:“我祈求,请不要把他引上平静安逸的道路,而要把他置于困难和挑战的考验和激烈之下。让他学会在暴风雨中挺立,让他学会自食其力。”

现在儿子已经二十八岁了,毕业后就职于一家大型燃气公司,做了五年的安全主管,经常天南海北地到处跑,已经成为一个稳重、干练、尽责的优秀员工。而我们芳华已去,鬓染霜花,对儿子除了疼爱外,又增添了牵挂和依恋。牵挂他的工作,牵挂他的衣食住行,牵挂他的婚姻大事。逢着节假日,我和他妈妈驱车数十公里,去儿子工作的城市看他。儿子带我们逛公园、遛商场、看电影,偶尔和我小酌几杯,抚慰着我们日渐老去的心灵!
前几日,因为生活琐事,儿子回家小住。返回时,我送他到胡同口,儿子穿着一件蓝色羊绒大衣。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竟有些跟不上他的步伐了。儿子转过头说:“爸,您别送了,回去吧!”站在胡同口,望着儿子高大的背影,穿过街道,打开车门,驾车驶进滚滚车流里。我忽然想起,每次去看父亲时,父亲同样目送我开车离去的情景。我想,父母子女之间,不只是血脉的传承和延续,更是一场爱的接力。父辈用慈爱的目光,目送着我们成长的背影渐行渐远,我们目送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又目送着他们的下一代,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忽然想起龙应台的一段文字:“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