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烈士杨承(成)德、邓典龙、宋定祥的亲人
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寻找,让长眠他乡的烈士和苦苦等待的亲属实现“团聚”,让烈士的英魂荣归故里、亲人哀思得以了却,让英烈精神和事迹传递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帮助尚未联系上亲属的烈士寻找亲人。
杨承(成)德烈士,1908年生人,中共党员,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人。早年参加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7年随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队来到冀鲁边区,任第三支队支队长。1939年,正规部队转移鲁西,他留守边区,坚持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2月,任一一五师教导六旅第十六团团长。1943年2月任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3月17日,冀鲁边三地委、三军分区机关驻地庆云县刘化风一带,突然遭到庆(云)、乐(陵)、阳(信)千余日伪军的围剿,当转移到蔡王村西时,又遇到一股强敌。为掩护地委、军分区机关转移,他率一部分战士阻击敌人,在与敌人的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5岁。
1953年4月9日,他的灵柩运往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邓典龙烈士,男,1906年生人,中共党员,籍贯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土地革命时期参加工农红军,1934年10月随军长征,历任连长、游击大队长等职,1941年任晋察冀军区四十团副团长。1944年8月14日在抗日战争中进攻崇礼县新营子伪第二警察分署冲锋时夺取碉堡壮烈牺牲。时年38岁。
现安葬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宋定祥烈士,男,1916年出生,江西省于都县宋家寨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通讯员、班、排、连长等职,后在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四十六团任营长。1946年5月,四平保卫战塔子山战斗光荣牺牲,时年30岁。
重点线索:于都县宋家寨,是一个富农,十二岁就参加了工农红军。(可查宋姓定字辈)
宋定祥同志的长相特征:健壮的身材,园园的脸儿,两只大的眼睛,一对金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