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国平,笔名南山子,70后,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宁夏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银川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居银川市。

黄河秋色(古风)
文/宁龙河
云随金浪过塞上,风吹两岸五谷香。
千古黄河东流去,润泽绿原我故乡。

荷塘月色
文/宁龙河
云摇秋水影,莲动小舟轻。
岸柳随风走,花香趁月浓。

点评:宁龙河是我的挚友。他写的诗多是古风。我们先认识一下古风的含义。古风是指古代的风俗习惯,多指质朴的生活作风:古风犹存。风是诗歌的意思,是由《诗经》中的国风引申而来的。《诗经》中就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诗歌也称为“风”。古风是一种文学载体,不是古体诗。古风只有三类:“歌”、“行”、“吟”。例如:《长歌行》、《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唐代以后诗人们写古体诗,往往以“古风”命名,或在题目上标明“古风”。如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等等。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有些地方押韵,有些地方不押韵,有些地方还可以换韵,不一定一韵到底,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宁夏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嵩就擅长写古风,而且多次在全国诗词大赛中获奖。原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常务副主编曾在2005年《光明日报》上写过《淡化格律、强化诗魂》论文。所谓淡化格律,不是摒弃、而是适当讲究格律,不能过分,尤其是不应因律害义、因律伤诗,更不能伤了诗魂。但又不能过于自由,过于自由也伤了诗魂。这样对各位再做一个普及,以欣赏宁龙河的古风。《黄河秋色》(古风):云随金浪过塞上,风吹两岸五谷香。千古黄河东流去,润泽绿原我故乡。首先从天空中的云入手,一朵朵云彩飘来到金灿灿的秋景塞上。眼前的景象是轻风吹动着黄河两岸,五谷丰收而飘着香味。笔锋再次旋转,千年的黄河奔腾不息向东流去,滋润着绿色的宁夏平原——我热爱的故乡。整首诗就是随意而来,随心而动,随感而发,言简意赅,表象就是黄河秋色,实际上把自然朴素的感情融入到家国情怀。我的理解就是:“云”是虚指,实际上指来宁夏的建设者们。“风”也是虚指,实际上指党的好政策,改革开放后的春风,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感叹和气势。人生犹如黄河,坚定前行的方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润泽”真的是一个典故。贾思勰 :“时时灌溉,常令润泽”。人生就是要经常灌溉,才有成果。欧阳修:“光芒可爱初日照,润泽终为和气烁。”冯至 《北游·公园》:“世纪末的诗人--用美人的吻来润泽他们的焦唇,用辛辣的酒浆灌溉他们憔悴的灵魂。”有的人就是爱喝几杯小酒,或陶冶情操,或宣泄情感,或抒发豪情,或增进友谊,或写诗填词,让自己的灵魂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永不落后。“明月何时照我还”。作为一个塞上游子,时刻牵挂着家乡发展,希望自己的家乡开放、富裕、美丽、和谐。因此,作者点笔之处就是人生不懈努力奋进,润泽着我的心田、我的家乡,爱国、爱家的情怀就表现出来了。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注意句式的旋律,抑扬顿挫。对格律再进行修改一下,就是一首优美的好诗。其实,宁龙河写了2000多首古风,属于高产的诗人。有一些古风还真的不错。如《荷塘月色》:云摇秋水影,莲动小舟轻。岸柳随风走,花香趁月浓。这首平起仄收押中华新韵十一庚韵,就是一首符合格律的写景诗。字面意思容易理解,但暗喻着自己情感,只能从中慢慢体会。也是一首好诗。另外注意句式,这首诗都是名词后面缀动词再加偏正词组及末尾一字中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句式有点固化,四句都是一个句式,难免读起来缺少节奏感和韵律感。诗是带着镣铐的舞蹈,有一定的难度,且属于雅兴。好诗都在民间,还望宁哥再润色、加油,一定会有更上乘的诗作。
即兴品读,随手而写,未加斟酌,还望谅解。
——祁国平2010.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