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零一七年夏末,我们一家六口随旅游团坐大巴、乘火车,一路颠簸,来到长城脚下。

第二天早晨五点,去爬那朝思暮想的长城。我们抓住那帮助游人登城的大绳,终于登上了长城之巅,哦!好威武,好壮观啊!我终于看到了思慕已久的长城,我的心胸顿时倍加开阔。长城,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铮铮响的名字是我很小就听到了。

长城,巍然耸立于蓝天白云之间,它是用坚固的方砖和巨大的条石建成的。城墙顶上的路平坦宽敞,可以并排行驶两辆马车。城墙上有瞭望口、垛口,有射击口,不远处还有烽火台。

长城,它号称万里。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它象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站在长城上,手扶着城墙上的方砖,脚踩着巨大的条石,不禁使我浮想联翩:当时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看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完成了这巨大工程。这难道不是我国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结晶吗?

站在长城上,我的精神异常振奋,我仿佛置身于古战场,看着那些身披盔甲,手持金戈和敌人浴血奋战的勇士们的面孔,一股火辣辣的慷慨激昂的情感,涌遍了我的全身。他们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在我们那古老的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上,那干戈不停,征战频繁的岁月里,长城巍然屹立在华夏大地之上,一次又一次地抵御着入侵者,捍卫着祖国的神圣疆土。这高耸云天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有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 长城外面,野草丛生的山岭之上,哪一处没有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

长城,它是我们伟大民族英雄历史的见证。如今,这长城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它那雄伟庄严的外貌,可歌可泣的历史,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

作者简介:郭俊花,生于一九五一年农历十二月初十,家居城郊乡在礼村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现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