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戏台的最后印象
文/余世新

话题还是看电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现在的电影院市场那时是一片卵石河滩,河滩的中间是一座孤零零的露天戏台。
那是一个夏日的晚上,吃过晚饭后我偷着从家里跑出来,机灵地来到了戏台的跟前,搬了块石头占了个好地方,早早就坐在了那里在等候电影的放映,我非常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放的电影是抗战片—“狼牙山五壮士”。正当看到那非常精彩和惊险又紧张的故事情节的时候,天公却不作美,顿时电闪雷鸣,下起了阵雨,脚底下顷刻间淌起了小河一样的雨水,我又舍不得离开那块石头回家,一直坐在那里痴迷而专心地把那场电影看完了,结果被淋了个“落汤鸡”不说,回到家里母亲看到我浑身上下都淋湿了,气得便顺手拿过竹条把我拉过去在屁股上就是一顿“拉条”,虽然当时疼在身上,但却甜在心里,因为自己看了一场免费的电影,当时的心情现在看来就像别人请客吃了一顿免费的晚餐一样过瘾和满足。

看过那一场“狼牙山五壮士”影片后没几个月,那座让我至今还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童年时候的小戏台就被拆除了,修建成了以后的电影院,现在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原先的电影院又变成了市场。所以现在人们也就习惯上叫做“电影院市场”。

作者简介
:
余世新、青海省湟源县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创作文学作品,先后在全国几十种报刊杂志以及各大网络公众平台发表作品,并且作品被选入全国公开发行的十余种书籍中,在全国征文大赛中多次获奖,曾获得全国“十大孝行天下诗歌之星”、“中华全国地理十佳游记作家(诗人)”、青海省“书香之家”、“新时代中国优秀诗人”等称号。二零一六年出版个人作品集《驼铃岁月》,二零一八年被选入文化部主管的中国文化人才库,二零一八年作品及创作艺术人生入选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智慧中国》栏目官方网。获得二零一九年中华文化形象大使、文化学者、文化使者荣誉称号并被聘为2019年度中华文化形象大使,文化学者、文化使者。《情诗浪漫年华》优秀诗人称号。现为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

插图配乐:牵挂你的人

《驼铃岁月》文学平台顾问:
任玉贵老师,青海省民俗专家,文史学者。
邢秀玲老师, 著名散文,报告文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