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眉战役纪念馆之行
文/逍遥
为了加强和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单位组织党员去扶眉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革命再教育。清晨,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菊花飘香。朝阳透过淡淡的云层,露出带着红晕的笑脸。怀着期盼的心情坐上大巴车,一路上,车内欢声笑语,谈笑风生,车外景色宜人,秋意如诗。经过一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扶眉战役纪念馆。
扶眉战役纪念馆位于陕西省眉县常兴镇,东距西安120公里,西距宝鸡40公里,南依5A级景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北临世界佛都法门寺,东接张载祠,西临岐山周公庙。310国道,连霍高速,陇海铁路横穿而过。是为了纪念在全国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最大的战役而壮烈牺牲的3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修建的一处革命纪念馆,它不仅是我省第一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同样也是中共陕西省委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首先我们参观扶眉战役纪念馆。
一走进馆内,分上下两层,纪念馆内步行呈倒“U”字型,形如苍穹,愚意“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万古流芳。”伫立片刻,心中由然生出敬仰之情。跟随着讲解员,听着她透彻的讲解,看着一件件珍贵的陈列品,仿佛穿越到当年的岁月,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看见了英烈们穿梭于山水,壕沟之间和敌人斗智斗勇,欲血奋战的英姿和无畏。一杆杆步枪,一挺挺机枪,一把把手枪,一颗颗手雷,一个个马鞍,还有望远镜,军号,砚台,家书,图章,军毯,军鞋,还有那一幅幅将军们的题字。等等都表明当时革命战争的艰难和艰苦及战争的激烈,为抢占先机,彻夜奔袭,只为了把敌人包围并歼灭。每件展品都是对一个历史的革命故事和一份沉甸甸真挚情感的傾诉。那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也是历史的再现和写照,站在它们前面观看,无时无刻地体会到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与独立作战,开拓进取的创新勇气,以及踏实的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扶眉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最大的一次战役,是在中央军委毛主席亲自部署下,彭德怀,贺龙,习仲勋率领第一野战军及西北军区广大指战员与国民党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部的一次大决战。

1949年5月28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西安,蒋介石,胡宗南不甘失败,纠集马鸿逵马步芳反扑西安,阻止我军西进。第一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经过战略退却。1947年7月6日,在咸阳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彭德怀司令员传达了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关于歼灭胡马的指令,会议经过讨论,决定采取“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作战方针,7月7日彭德怀司令员发布作战命令。7月10日杨得志第19兵团进至马军对面乾县,礼泉以北高地构筑工事。卫戍西安的解放军62军则向南山秦岭之敌佯攻,以迷惑敌人,掩护主力运动,并钳制马军及秦岭胡军,保障解放军主力侧翼的安全。7月11日拂晓,扶眉战役开始打响,我军在以扶风,眉县为中心,东起咸阳,西至宝鸡,北涉西兰公路,南临秦岭北鹿的广大地区,与胡宗南主力展开了决战。隐蔽集结于预定位置的许光达第二兵团,由胡马军之间的空隙,以秘密隐蔽急行军迂回到敌侧后,周士第第18兵团沿陇海铁路和咸阳凤翔公路由东而西直插敌纵深。王震第1兵团从渭河南岸沿长安至益门公路及秦岭北鹿向西钳击敌人。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直接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发起全线猛烈攻击。胡宗南部队猝不及防,一天之内即被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团团包围,陷入绝境。激战两昼夜,除一部分残敌越秦岭溃逃外,7月14日解放宝鸡,至此扶眉战役胜利告捷。此役歼敌1个兵团部,4个军部,8个整编师另3个团,共计40000余人。在这次战役中,第一野战军指战员不怕牺牲,英勇作战,伤亡4600多人,其中3000余人壮烈牺牲。

扶眉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在于巩固了西安解放的成果,粉碎了胡马联和反扑的一切企图,解放了眉县,扶风,岐山等九座县城,使第一野战军在西北战场上,由相对优势转化为绝对优势,拉开解放大西北进军大西南的序幕。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扶眉战役纪念碑。
纪念碑建在纪念馆的正前方,整座纪念碑由碑体和基座两部分组成,通体采用花岗岩构建,以简洁的四方体式,拔地而起,愚意扶眉战役是解放大西北进军大西南的基石。从地面到碑顶的高度是23.57米,碑身高19.49米,愚意扶眉战役于1949年胜利告捷。

纪念碑正面上镌刻着习仲勋同志1986年题写的“扶眉战役烈士纪念碑”九个大字。基座呈四方形,四面由四组浮雕构成,展现了扶眉战役壮烈场面和军民鱼水情。
望着熠熠生辉的九个大字,我肃然起敬!
最后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陵园位于纪念馆的北面,扶眉战役中英勇牺牲3000余名解放军指战员,其中1000余人为无名烈士,烈士陵园共安葬着2160名英烈的忠骨。来到陵园,整个陵园呈扇形散开,迎面是一座汉白玉浮雕,基座上镌刻着由王震将军题写的“扶眉战役烈士陵园”8个大字,望着熠熠生辉的八个大字,我肃然起敬。陵园北靠塬坡,山坡上青草茵茵,苍松翠柏环绕,拱卫着英烈之魂,望着一块块墓碑,静静躺在绿草花丛中,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仿佛在微笑地向我们招手,告诉我们看到祖国母亲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的生命没有白付出,他们很欣慰。

绵延起伏的巍巍秦岭,埋葬不尽革命先烈的忠骨,日夜奔腾的涛涛渭水,掩慰无数忠诚烈士的英魂,豪言眏眼,遗物入目,战役的画面再次一幕幕出现在脑海,扶眉战役到现在已70个春秋,尽管岁月流逝,时间荏苒,但先烈们的光辉形象和英雄事迹仍然铭刻在我们的心里,烈士虽然长眠于地下,但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陵园里千千万万的英烈们,我敬佩你们,爱戴你们!
你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不畏强暴,抱定信念,明确方向,从实际出发,顽强拼搏,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广大劳苦大众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牺牲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看着看着我不禁潸然泪下。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翠柏祭英灵。
通过参观学习让我了解了扶眉战役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它的重大历史意义。重走先烈路,洗涤了灵魂,升华了境界。让我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为了广大劳苦大众的解放,为了打倒反动统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了建立一个暂新的新中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他们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换来共和国的成立,用他们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钢铁长城,他们的精神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历练,庆幸我们生活在这美好的新时代,今天参观学习,踏着先烈们的足迹,让我们把先烈们那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化作成我们前进的动力和灯塔,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精神壮态,继承和发扬扶眉战役的精神,传承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把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创新的精神带到各自的工作中去。在新时期要坚定不移地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宗旨,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扶眉战役纪念馆之行,我所见到的一切将是我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
2019.10.29

作者简介;刘政权,陕西省咸阳市兴平人, 爱好文学,笔名逍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