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狮方醒 55
------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文/三木秉凤

中华文明的自发使命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实现文明大同,中华文明从一个中原部落伏羲氏族立足,“一画开天,文明肇始”,然后扩张四夷,文明天下,用文化认同这根主线将五十六个民族紧紧凝在一起,同时将文明光芒辐射到整个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并沿着丝绸之路向中亚、西亚及欧洲扩张。中华文明包含的阴阳、五行、干支及中庸思想是宇宙法则和社会规律的化身,例如建立在阴阳基础上的太极文化,建立在五行基础上的中医文化,建立在干支基础上的包含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文化,其文化源渊都是世界之迷!世界文明大同是世界社会大同的思想基础,世界一切文明包括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佛教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等,唯有中华文明具备一统天下的文化思想基础与海纳百川的超民族胸怀。中国五千年政治及社会发展史大都奉行“中庸”之道,“极高明而道中庸”也就是走阴阳平衡的中间路线,极左极右地偏于两端都不受社会欢迎,在古代用词中庸与用相通,“中庸”就是“用中”,即不左也不右。什么是“左”?什么是“右”,这需要从哲学的认识角度谈起。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左”代表主观激进,行为处事冲破原则束缚,加速了量变向质变的速度,从而脱离实际,出现“左倾主义”;“右”则代表主观保守,行为处事畏缩不前,导致量变向质变的转化中缓慢徘徊,从而贻误时机,出现“右倾主义”。其实对于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左与右却是一门处事艺术或者行为技巧,目的是通过或左右摇摆不离中线来达到平衡,这与自行车的行进原理非常相似,通过左右转动才能准确把握运态平衡中的“中庸”之道。

近百年来,左与右的关系却成为我国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哲学评价及学术研究等等的标准性问题。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提倡“思想、辨论及批评的自由”风尚,一年后中共中央则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号召党内外人土“大鸣、大放、大辩论”,并为党和政府的整风运动献计献策,帮助改进,中央的这一切政治决定让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对我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敬佩有加,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造纷纷提出各种意见或建议,有的文章言辞激烈、尖刻、锋利。随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层层深入,整风运动变成了大“批评”运动,面对批评苗头不断扩大,《人民日报》随之发表社论称“少数右派分子在帮助我党整风运动的名义之下,企图乘机将共产党和工人阶级打翻,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打翻”,1957年,中央的整风运动很快变成了反“右”运动,十月份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的通知,将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党及其政策的右派分子列入其中,这就是著名的反右运动。

在新中国成长的过程中,在左与右之间的中庸路线其实非常难以把握,反左与反右都出现过扩大化倾向。下级在执行“反右运动”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标准简单化或人员指标化的趋势,据统计,仅仅在一九七八年拨乱反正中对右派平反的人员就达五十五万人,而且多数是新中国的知识分子与精英骨干人才。其实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就是在左右摇摆中走向“中庸”之道的,只有走中间路线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力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利益,才可能科学发展、平衡发展、全面发展,人民和谐,社会稳定。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即《易经》文化实际就是阴阳平衡文化,《易经》虽然没有宗教意义,却有着与宗教相类似的文化使命,这就是用道源思想化导天下民众,即“文以载道,大化天下”。

从思想源渊看,欧美文明和中华文明其实是西亚文明和东亚文明的文化繁殖物,基督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由西亚传入欧美,太极文明与佛教文明结合为华夏文明影响东亚地区,文化是文明的灵魂,其实文化的目的及本质是一样的,只是深浅不同。环地中海地区尼罗河流域的物质文明以及西亚两河流域的制度文明及其宗教理念深深影响着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思想走向,这是欧美文明的雏形。而喜马拉雅山南北两麓的印度恒河文明和中华黄河文明的相互碰撞融合,将佛教文明深深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对东方文化的最终形成产生决定作用。对于世界四大古老文明的特点可以这样概纳:古埃及文明突出表现为物质性文明,古巴比伦突出表现为制度性文明,古印度文明突出了宗教性文明,中华文明突出了人文思想的文明。物质性文明和制度性文明的相互融合碰撞,通过爱琴海文明与地中海文明熏陶洗礼最终影响着西方文化的定势,而来自古印度的宗教文明与中国本土的人文思想结合后,构成了华夏文明的思想基础。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