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道连,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和随笔散见于报刊、杂志和网络。多篇作品获奖并收录于文学书籍中。

几年前在电视里看到甪直古镇,那绵长寂寞的石板路,静谧幽深的窄巷,古朴别致的小桥、斑驳陆离的灰墙,倒影着错落有致河屋的宁静水面,令人神往。仲秋时节我来到了水乡甪直古镇,饱览着别样的古色风韵。
当我走进甪直古镇,第一眼望见的是位于广场中央矗立的独角怪兽的雕塑。它昂首向上,体态威武。看了碑文方知这怪兽名为“甪端",可日行万里的神兽。相传在久远的时候,它巡察神洲大地路经这里,视为风水宝地不肯离去。从此,这里再也没有战乱和灾荒,百姓丰衣足食,安享太平。当地人认为此兽可避邪镇风,佑一方百姓,故将地名称之为甪直,并塑像祭拜。

水是古镇的灵魂,弯弯的河道,似玉带环绕着古镇,碧波荡漾的河水发出悠然的流水声。甪直素有“水乡桥都”的美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多孔大石桥,独孔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也有双桥、姐妹桥,还有钥匙桥和半步桥。桨声灯影的甪直,美在画中,美在每一座桥,美在每一条河,更美在那一道道灵动的风景线。游客来了,船娘娴熟地驾驭着手摇船,轻摇船橹,载着你游弋在碧波粼粼的古老河道中,感受着东方水城威尼斯风情。
我漫步在甪直古街、古房和深巷,鹅卵石和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临河而建的街坊,前街后河的民居,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黛瓦粉墙,木门木窗,青砖翘脊,都有一种典雅的古韵。在古镇有很多保持比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沈宅、赵宅、萧宅等商贾豪门宅第,建筑考究,设计精美,细细观看,感到这里的一切不仅是历史文化传承,而且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一路观古桥驳岸,看渔船人家,赏豪门宅第,真是别有一番风韵,回味无穷。

在古镇老街一处灰瓦木柱长廊很是显眼,一旁的侧墙上写有一个大大的“米”字,走近一看这便是“万盛米行”。“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坚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展现出叶圣陶的小说名著《多收三五斗》里描写的景象。而“万盛米行”也正是因为叶老先生的这篇小说而闻名天下。
跨进米行,当年的繁荣景象仿佛又重现在眼前,身穿长袍的商人正站在柜台前,为顾客称量谷米,淡淡米香在空中弥漫……
在保圣寺,不仅有历经千年沧桑,保存完好的罗汉塑像。院内还有叶圣陶先生庄重肃穆的墓冢。叶老先生曾在甪直任教,与甪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亲切的称甪直为第二故乡。叶老先生魂归故里,当地政府还专门在墓旁建了一处叶圣陶纪念馆,以供人们瞻仰游览。

在古镇上走了很久,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向古镇,古镇上景物变得更加古朴和柔美。缓缓流淌的小河,穿行河道里的乌蓬船,船娘们吴侬软语唱腔,唱出水乡本地的民间故事,唱出真挚深情的古老风俗,歌声悠远回扬……
我将走出了古镇,那古朴纯净的江南水乡正在慢慢离我远去,那一艘艘乌篷船,仿若从我的心头悄然划过,留有涟漪的印记。心中不禁感慨,甪直啊,不知何年再相见
作者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