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鹿晶
写诗,也需要寻常思路的换位
——读鹿晶的诗《晚秋的记忆》
静川
这首《晚秋的记忆》写的很有生活,也很有故事情节,叙述的切入平实、画面意境也不错。令人亲切的立意,是她丢掉漂浮的不实,抓住了真实生活的小节,放大身边的诗意。读诗,我很在意女性诗人的敏锐而又纤细的视角,将内心簇拥的事物,删繁就简地炼词成诗,让凡人读懂,这很重要。这首诗语言简洁,内容满满,诗的整体结构也很巧妙。她从“姐姐家的秋色/一直在眼前摇晃”开始切入,有了“姐姐”一词,诗人就可以借用姐姐的角度渲染诗的环境,她利用姐姐对她说的话入诗“她说她蒸了两大锅南瓜馒头/还有自己腌制的咸菜/全部摆在大炕前的桌子上”这种诗写,不仅让人感到亲切,还让人产生怀旧感,把我们从前弄丢了的日子,还原在诗里,让人非常渴望,这种记忆中的田园生活。知道这一切,换了是我,也会和诗人一样的兴奋,“去的头一天晚上,我不敢闭上眼睛/我怕错过约定的时间/怎么就像小时候盼着参加春游一样呢?/我相信和我一样心情的人很多/你听:她们还在网上唧唧咋咋的叫、声音像夜莺,特别好听”平实的叙述,意象鲜活。说实话,生活在城市或乡村里的人们,是应该经常聚聚,互换我们太熟悉的日子,找回情感的丢失和饮食趣味。
鹿晶的诗,确实找到了写作的感觉,对语言的部署,也有了讲究,她已经不用繁杂的词汇码诗了,她有了自己的语言技巧,“我们将既定的约会横在路上”一个“横”字,就把她们约会的队伍形象地站在那里,并且还诗意地交代了附近的环境,“那里躺着的麦田是黄色的/我们还试图寻找像火焰一样的红叶/不知不觉中,姐姐家的秋天/就被我们装进了照片/照片里,摆拍的姿态都和姐姐有关” 这一路,有麦田,有试图寻找的红叶,还有姐姐家的秋天和与姐姐的合影被装进了照片的一个一个诗的意象,都是这首诗的神怡之美。
读鹿晶的诗,让我想起八十年代后期四川女诗人林柯,她在《黑女人》有这样的句子,“女性的辉煌与难堪冰雕玉琢我一万次/一万次里/只有一次诞生一次死亡”。无论是林柯,还是鹿晶,她们的诗,都曾陪伴我平凡人生的日子。鹿晶的诗创作,已经找到了物与人的复活点,以物依人,就像我写的“香蕉和木瓜与我合影”,鹿晶写的“酒认识我们”,而不是我们与香蕉和木瓜合影,或我们认识酒,这就是新诗语言,巧用的魅力。也是一种,寻常思路的换位。
附诗:
晚秋的记忆
鹿晶
这天的天空很蓝,姐姐家的秋色
一直在眼前摇晃
她说她蒸了两大锅南瓜馒头
还有自己腌制的咸菜
全部摆在大炕前的桌子上
去的头一天晚上,我不敢闭上眼睛
我怕错过约定的时间
怎么就像小时候盼着参加春游一样呢?
我相信和我一样心情的人很多
你听:她们还在网上唧唧咋咋的叫
声音像夜莺,特别好听
我们将既定的约会横在路上
那里躺着的麦田是黄色的
我们还试图寻找像火焰一样的红叶
不知不觉中,姐姐家的秋天
就被我们装进了照片
照片里,摆拍的姿态都和姐姐有关
姐姐说:“快点、快点,菜凉了”
菜,热腾腾端上来的时候
被惦记了一年的酒在酒缸里打转
酒认识我们,去年今天的笑声
从来没有断过
这应该是今秋最温暖的时刻
所有的脸庞都和诗歌一样令我向往
我想:时光会把我剩在这个秋天
我不会孤独的
你、她、他还有阳光,都为我开成了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