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国华
才说秋雨惹人愁,夜半忽至敲梦幽。昏灯半盏黄纸有,帘前独坐为谁忧。今天我们来浅析一下红楼梦里尤氏的心病。我们从第十三回里,秦可卿死时所描写,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为什么有些疑心?因为她并不是病死的。那她是怎么死的呢?第五回里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谥。其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就值得深究。再看[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其中好事终的意思是情事终了,家败人亡。好事:特指男女风月之事,是反语。最后一句宿孽总因情是说前世的孽障啊,缘起总是一个“情”!而秦可卿是擅风情的,即谓秦可卿自恃风月情多和容貌美丽,而后贾府之败,根源可以追溯到这一点上。所以说秦氏是败家的根本,是祸根,为什么尤氏要除掉宁府的这个祸根,为什么秦氏是祸根?又用什么法子来铲除这祸根?我们一一来分析。

从张友士也是太医(谐音装的太医)在十回里“今年上京给他儿子来捐官的,现在他家住着呢”,这就说明他不在京城,就不是太医,那么为什么回目是张太医,也可推测为宫里的元春指使冯紫英所为。当贾珍派人去请张有士的时候,他说今日拜了一天的客才到家,精神实在不能支持,就是到府上也不能看脉。他说等调息一夜,明日务必到府。因为他对宁府及秦氏情况还不了解,他要先了解清楚秦氏的病情及宁府的情况,做到胸有成竹对答如流。所以第二天到了那里去,当贾蓉要细说秦可卿病症的时候,他及时制止了,因为那样就显示不出他“学问渊博、医理深厚、能断生死”,可信度就不高,收不到让合府上下都信服的效果。所以他今晚不能去!
后面他说:我是初到尊府,本也不晓得什么……这句话特别有意思,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他止住贾蓉说:如今看了脉息,看小弟说的是不是,再将这些日子的病势讲一讲……你看,多胸有成竹的感觉,俨然就是对秦氏的病情了如指掌,生死已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就是来断秦氏生死的!所以他给秦氏号脉把所有的事号出来了:“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尤为土卿为木五行相克,也就是尤氏在贾珍在宁府的位置被可卿取代了,张又道:“肝木忒旺。”木旺就着火了嘛,火就代表贾珍。张再次道:“断不是常缩(缩为小即指儿子贾蓉)必是常长(长即长辈代指贾珍)从没有缩(从没与儿子有过闺房之事)长两日三日,以至十日(贾珍三天两头以至接着十几日与可卿在一起),”又道:“这如今明显出一个水亏木旺的症候来(这子弱父强的乱伦案子来)。”贴身婆子心想:先生就是神仙,连我们家的丑事都这么了如指掌。贾蓉看了,说:“高明的很.还要请教先生,这病与性命终久有妨无妨?"先生笑道:“大爷是最高明的人.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贾蓉也是个聪明人,也不往下细问了。

在第十一回里,凤姐去看尤氏的病情,尤氏说媳妇最听你的话,你去开导开导她,我也放心。为什么要开导?难道秦氏不配合治疗,要了断自己?那么又为什么要了结自己?当然是有不可告人的丑事,尤氏是很清楚的,特别是‘我也放心这句。’为什么叫凤姐开导秦氏,尤氏就放心呢?原因是宁府的丑事很快就会败露。一旦败露,朝廷知道,元春的贤德妃就不可能保得住,皇帝追究下来,元春以及宁荣二府就得遭殃,曾在第四回里“一为妹妹待选”为什么没选呢?是因为薛蟠有人命案。所以凤姐知道尤氏要她劝的意思就是别误了宁荣二府的前程,而这个结果又必须由秦氏一人承担,那就只能让她一死。而且凤姐能说会道,那秦氏应该会听凤姐的,想到这里,尤氏犹觉放心。“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当凤姐被秦氏拉着手说道:“未必熬的过年去呢。”凤姐心里有数了,知道秦氏在年前会了断,那么就假惺惺的劝解,低低的说了许多衷肠话儿,什么衷肠,就是把发生的败俗之事全说出来了,凤姐叹道:“合该你这病要好。”这是句双关语,意思是你这病好了,怎么去死?你不死,谁来承担这祸根的责任?秦氏道:“任凭神仙也罢,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在她们虚虚实实的交谈中凤姐放心了,尤氏也就放心,知道可卿不会把这丑事抖出去了。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

纵观前十回,尤氏贾珍贾蓉及至整个宁府都有同样的担心,金氏璜大奶奶来,贾珍已然很紧张,并问道:“今日她来有什么说的事情么?”说的事情在这里就意味着外边普通人家是否知道我家要发生什么大事。尤氏曾对金氏说连蓉哥我都不许他累掯她,意思是不许强制逼勒秦氏。尤氏担心贾蓉想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逼她死。如果这样秦氏就会破罐子破摔,把事抖出去。所以要凤姐劝她好好死去,她们会好好的照顾她的父亲与弟弟,会把她的丧事办得风风光光。所以我们回到前面所写判词里所说,秦可卿是悬梁自尽的。但这祸根是真铲除掉了吗?这样就保住了贾府吗?以后我们再来分析。
作者简介:胡国华,网名天朗气清。江西高安人。高安《红楼梦》爱好者学会会长。15岁始从事传统木工工作,对传统建筑造诣颇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