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门口的风景
平台特约作家/郑国华
打造和建设一块美好的地方还是需要时间的。记得十多年前搬家到锦江河畔,这里离音乐学院很近,我卧室的窗户直眼望见四川音乐学院几个大字。一个让人追梦的音乐学院在此地,这里便成了学区房,方圆几里路似乎都能感受和听到音乐似的;随时看见穿着校服的学生比比皆是,尤其是冬天,一群群姑娘和小伙都裹着时尚的长羽绒服,后面几个字:四川音乐学院,黑底白字特别亮眼!

音乐学院在此地好处多吗?应该说好处多多,在经济上能繁荣活跃这块地方。这里房子好租,尤其是邻近音乐学院的房子,那是香饽饽,不但好租价格不便宜。做音乐产品生意应该还行,不然开了那么多的琴行都呆在哪里纹丝不动,多少年没有改头换面。这里的住宿宾馆尽管条件一般,几乎都有人住且价格不低。尤其火爆是餐馆,普遍生意较好!这么多音乐学院的学生,差不多是好吃嘴,请客吃饭,来而不往非礼也,形成了消费的主力军!

几年前与儿子他们在音乐学院很近的一家泰式海鲜餐馆吃了一顿饭!据说这里的生意很好,吃饭得提前一天预定,临时进餐馆是没有座位的。果不其然,我们中午到此落座,不一会时间,餐厅大大小小的房间,楼上楼下,都挤满了食客。这些食客是哪儿来的?一看就知道,几乎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她们毕竟与众不同,打扮上多少有艺术范,时尚而新潮!这些音院学生不都是自己来这里吃海鲜的,而是带着任务,簇拥着老师和其他有关系的人在吃饭!明显地看到,一些家长来看读书的孩子,顺此请老师吃饭的不少!
但凡有学校的地方,这个区域就有人来做生意,当然,政府也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营造和打造好周边的环境,促进一方经济活跃。十多年前就听到武候区的规划,要将音乐学院附近的几条街逐一打造成西南最大的音乐特色街!说是说了,但没有大动,而是小动,特色不明显。一个规化似乎容易,但实施起来似乎并不容易,因为,政府花钱的地方太多!武侯区的面积太大,从市中心扯出外环路,西南航空港就属于武候区。小孙子在航空港住和读书,他过来看爷爷,坐车要个多小时,这么远的距离居然我们同一武候区。

十多年了,去年音乐学院附近才整体大动改造了!漂亮的音乐大街落成了,一条步行音乐大道至少有一公里多路,这头是合江亭音乐广场,那头连接到音乐学院大门。这条音乐大道耗资不少,一块新的旅游地方亮相,它是不是西南最大的音乐旅游街?我想可能会是的。音乐大道与合江亭风景区相连,与合江亭酒吧一条街相连,还会形成独具风情的音乐酒吧一条街,这里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将热闹起来,一道新的风景线出现在音乐学院附近的致民路区域,当然,亦出现在了我的家门口,有点自豪哈。
家门口又添一道靓丽的的风景,音乐大道晚上灯光秀,音乐喷泉,演出和卖好吃的,缤纷多彩,热闹非凡!他们说已经开业了,成都新闻已经播了消息。那我们就去看看。近在咫尺的音乐学院区域,我们很难在此去游逛。像我这个晚上不出门的人,更难去寻觅这块芳草地的风景!白天出门朝北边走,到东大街春熙路太古里那块地方,毕竟热闹还有书城。往南边走就是音乐学院,再往前走就到红瓦寺一环路了!昨天晚上,我们沿着河边到了音乐广场,拐弯一看,一条音乐大道流光溢彩,光艳夺目!音乐声放出熟悉的歌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充满阳光的旋律让我们幸福阳光的漫步在音乐大道上!

一路看水树银花不夜天,一路看五彩斑斓灯光变脸,一路看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真乃心旷神怡,饱了眼福!遗憾的是没有看到音乐节目的表演,或许是时间早了点吧!家门口的风景越来越多,有水有亭,有桥有廊,还有古镇特色街和兰桂坊,今天又添音乐特色街,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啊!住在这里真好!锦江河畔,合江亭,音乐广场……这里都是我家门口的风景,满目风景惹人醉,一醉回到家里头,高兴啊!
2019,10,24 写于成都 郑国华
个人简介情况
郑国华,男,汉族,成都人,自由撰稿人,候鸟作家。籍贯:山东省日照市小曲河。1953年出生于四川省万县市(现重庆万州区),中共党员。曾服务于国企管理岗位数年,后下海经商,自创公司为企业法人代表。
出版作品专著:《老万县市碎记》《苏马荡的那一片云天》《天下第一杉》《苏马荡夜空》《遥望窗前齐岳雪》《谋道古镇-远方的家》《雪乡谋道》
2013年山居湖北利川市谋道苏马荡,因苏马荡的美丽激发灵感,文思泉涌;2014年开始动笔写作至今,共写了《青春的磨砺》《小巷的那棵黄桷树》《江风吹散了那片薄雾》等散文随笔及中长篇自传体小说十七本,三百四十万字的自藏书。光苏马荡冠名的藏书有七本,上百多万字:《苏马荡夜空》《苏马荡的天空,好美哟》《春暖花开的苏马荡》《苏马荡的冬天冷吗》《苏马荡人间六月春》《话说谋道古镇》《雪乡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