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播简介
杰茜(刘桂杰)女,毕业于吉林师范学院外语系。高级工程师,现定居北京。曾荣获吉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人生格言:不忘初心!
渴望秋雨
说来也怪,活了三十几年,我一直弄不明白,秋天是怎样来到人间的?童年乃至少年,对秋天的感受颇多,倘有工夫慢慢地道来,忘了自己那也是在情理之中。如今临近中年,季节的更替与幻化在内心越来越细致,我却始终判别不准秋天的脚步。事实上,我总是在倾听秋雨的述说中,体会秋天的况味。
长春的雨,下在春、夏、秋三季,而秋雨最令人神往。想想看,春雨虽暖,却过于矜持,往往造成旱灾;夏雨虽勤,又失之骄纵,水涝便常常逞凶。百姓们靠天吃饭,上天作难,百姓们可就吃苦了。
比照之下,秋雨则好多了,它来得坦荡,去得从容。说它坦荡,是说它在落下来之前,早有预兆,阴阴暗暗好半天,待人们什么准备都做好了,它才潇潇洒洒光临人间;说它从容,也是说它仿佛在与人间做着亲昵的游戏,通了情,尽了兴,然后轻轻悄悄离去。这一来一去之间,给人世平添了千般意绪万般风情……

不错,我独爱这秋雨的意绪和风情。
一个人走在秋雨里,伞则是多余的。你尽可以照着心路走,什么也不看,天上地下的事,淡云薄雾般地流入了你那悠悠遐想。而这时候,身外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只有你一这世界理所当然的主人,摇摇头,爱爱恨恨竞自随你去了。记得有一首流行歌,其中唱道:“哗啦啦啦下雨了,看到大家都在跑……”这些在跑的人们,我敢说,都太缺乏秋雨中的散步及其感受了。他们要跑到哪里去呢?一定是要跑回自己的那个家——家是人类逃避一切的归宿。可家在何处?其实就在心里。心是怎样的情形,家便是怎样的情形。而我便常常是在秋雨里找到自己的心,找到自己的家。

同是写过秋雨的诗人,杜甫与李商隐就截然两样。说到底,是秋雨相近,而人心各异。我喜欢在秋雨里走,喜欢的是彼时彼刻的那一份自由——灵魂的自由。我们平时总爱把它挂在嘴上,殊不知,自由就在这浙淅沥沥的秋雨中!
初次感受长春的秋雨,是我十三年前来长春求学的那一天。我记得,安顿好住处,我便急切地去看校园,可遛着遛着,就被不知啥时、飘落的零星小雨打湿了衣裳。也就在这时,我才发现雨中的校园原本是这般美妙绝伦!恍然间,我觉得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那种叫作幸福的惬意电流般遍及全身。以后的岁月里,我无数次追索过幸福的含义,却总要勾起雨中校园的那一情境。敞开怀讲,谁都年轻过,珍藏在心灵深处的幸福,不过是那一触即发的美好片刻,如此而已。

我承认,我对秋雨怀着特别的偏爱,甚至,这种偏爱导致了我理解人生的偏颇。然而,孤独的时候,我愿在秋雨中;悲伤的时候,我愿在秋雨中。秋雨淋漓,我的心境却格外地疏朗开来。秋雨对我来说,比任何亲近的朋友及其劝慰的话语都更有功效。在他人眼里,或许是“秋风秋雨愁煞人”,或许是“秋雨阵阵冷人心”,然而正是它,教会了我排遣困扰,让我愈加平静地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路…”
直到如今,我仍无法弄明白,秋天是怎样来到人间的。多少年依照日历,我还以为自己攥着夏天的尾巴呢,其实早已成了秋天的一处风景。只有在秋雨中,我才能真正感觉出由浅入深的秋意,并认真地做起了告别夏天、迎接冬天的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事情。闲下来倚窗听雨,伴它放开遐想,渐入人生好境。
秋雨,秋雨,秋雨...心中渴望秋雨,它便要落下来了。

赵培光,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主编。二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吉林省散文委员会主任。出版著作13部。获得孙犁编辑奖和冰心散文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