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知道
廉德忠

生活中,我们其实有很多躲避矛盾和受到伤害的办法,但是却总不能找到一个最简洁、最有效的策略。有高人便轻轻的点化:不知道。
有了这三个字,我们的身心便轻松了许多,也超脱了许多。比如,上司安排了某项工作,因为某个环节或者链条的原因,工作未能达到要求,上司追问下来,一个人说不知道,另一个人说不知道,第三个人也说不知道。这样,既可以自保,又能使团体或者与己攸关的利益链得到平衡。对于生存和生活极其紧张和危机的群体而言,这三个字真的是妙哉、悠哉。又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总有很多矛盾和摩擦危及我们的自身,多说一句,甚至会找来更多的麻烦。明明与自己无关,却招惹的丢不掉、拂不去,这时候,最聪敏的办法就是不知道。
有了这三个字,我们便可以自如起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曾经被很多人看作是“滑头”理论和“逃避哲学”,现在早已成为超乎平常生活的手腕,成为化解风险,突破困境的妙计。在这个“人人伪我,我伪人人”的时代,我们已经很难把它和“痞子”、“流氓”挂上纠葛和牵扯。在某些时候,我们还会为别人的如此聪明而感动。于是,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在别人用惯了、用烂了的招数里,这样一个最为简洁有效的办法,我们何不拿来一用。用了之后,果然很灵。这样我们的身心便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因为从此以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惑,我们也可以自如起来、潇洒起来。这是多么美妙的人生境界!

有了这三个字,我们甚至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实惠和利益。有人作过一个有趣的调查,当人们处于矛盾和斗争的中心时,激流勇进者是英雄,临阵退缩者是懦夫,他们或者被景仰,或者被齿唾。而那些在矛盾和斗争中能够保持清醒头脑,一切皆“不知道”者,在矛盾和斗争解决之后,得到的实惠和利益最多。原因就在于英雄和懦夫都成为“出头”的鸟儿,或者被打,或者被除。只有在矛盾中不进不退,才能够留得发展和生存的机遇。换句话说,他们给自己留足了退路和后劲。这三个字,如果能够得其精髓,扼其要领,我们就会得到意想不到实惠和利益。
然而,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人类的活动中,我们却往往是最不能够说“不知道”的,原因就在于不是不知道。我们不善于隐藏什么,也不善于丢弃什么,有了纷争,有了利益的弓箭,我们就喊着号子,踩着鼓点冲了上去。因而,我们最容易受到伤害,我们最容易得罪别人,最不能得到实惠和利益。但是我们认为,这是应该的,是义无返顾的,因为我们不是不知道。
也正是因为我们的不是不知道,我们既不愿意当英雄,又不屑于做懦夫,还不愿意说“不知道”,所以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最简洁最有效的办法,更挣不来显赫的地位和名声,我们便只能在生活中扮演一个叫别人看来极其“傻帽”的角色。这就因了我们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对于苍天和众生,我们却能够大声地说,我不是不知道!就是不想那样做!这样,我们便有了一个借问:你有这样的胆量和勇气吗!你有这样的高度和境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