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打太极拳时放音乐
严新权
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拳法,集中了我国古代保健运动的精华,集实战和养生功能于一身,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练习,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由于它的普及程度比较高,所以我们在很多场合能见到练习者的身影。但是笔者发现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有的人、有的群体在打太极拳的时候,竟然高分贝地播放音乐!
笔者虽对太极拳招法一窍不通,但根据以往学习的知识判断:练习太极拳可以被动地听风声、水声、鸟鸣声,但它绝对不像大秧歌、广场舞和健身操、广播操那样需要制造气氛、需要伴奏进行。练习太极拳应该是宜静不宜闹,因为太极拳和其它内家拳一样,有气功的成分和养生的功能在里边,是修身养性的拳法,最好是在环境幽静的地方练习,幽静的环境容易做到精神集中、情绪镇定。
尽管太极拳存在各种流派,在力度、速度以及表现的含蓄程度上各有差异,但基本特点是一致的:心理安静、思想专一、呼吸自然,在未动之前,都要心静气和、情绪安宁、排除杂念、集中注意力、全身放松,然后开始动作,在动作过程中,不断用意念引导动作,先在心,后在身,以意导静,行意合一。与其他武术项目相比,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讲究心静体松、柔缓自然、连绵不断、动静结合,着重自我控制,重点是达到全神贯注、心清意静、静能生慧的效果。所以古人练习拳法,皆选择安静的山林等地,而山林里的各种声音是无法回避的,如果能回避,就会回避,之所以不回避,就可能是考虑在户外有新鲜的空气、有明亮的阳光而不是要用自然的乐音去渲染什么。
如此看来,边打拳边欣赏音乐,从主观上就没想心静,有一半心思放在了欣赏音乐上,属于一心二用,其动作即使与某派太极拳的极为吻合,那也是高级模仿而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武静心、以武健身的练拳,这是和练习太极拳的章法相违背的;从另一方面假想,如果没有音乐就打不了拳,只有放上音乐才能跟节奏打拳,那岂不是巴甫洛夫所说的条件反射式的打拳了?
总之,把练拳的过程配上音乐实在是画蛇添足,其用来养生的效果大打折扣不说,巨大的声响还严重扰民。这样的打拳,不伦不类,一招一式尽管也很美观,但不像是真正的练拳,倒像是在给周围的观众表演花拳绣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