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子(叶枫丹)
音乐:钢琴《人生若只如初见》
推荐:世界诗会德国总社
制作:世界诗歌联合总会总编辑部

作者介绍
笔名:木子(枫叶丹)
记住文字便好,其他可以忽略

让夜晚消融我的清辉和骨血吧
文/木子( 枫叶丹)
这个春雨绵绵的日子
该对你说些什么呢
那个秋天悄悄开在桃花里了
淡淡的,却也是一点一点稀薄的红
你病得不轻,我也喘不过气了
风中云里,全是你的味道
我羸羸弱弱的怜惜
生命蜷缩在角落,伴着冷雨淅淅沥沥
不要这样走完爱情
不要狠心璨碎你的灵魂和肉体吧
四月的枝枝桠桠,该是青春的手呵
多么柔情,多么清新的抚慰
还有那么多的诗语,那么多的泪飞
不都是即将到来的丰硕吗
为什么还要让冷漠在空气里执着恣意
我的心思是无法穿越的夹缝
虽然隐秘,但是你懂
幻想着来世舍了这窈窕的身姿
只做你唯一的情人
很邪恶么?这是贴伏你胸怀的遐想呵
让夜晚消融我的清辉和骨血吧
一滴雨,带我走入秋天,走进你的爱情
【今音点评】
自我更新的独辟蹊径
《让夜晚消融我的清辉和骨血吧》这首诗歌所注重的内与外的浑然一体,它有个通透,它和认识上的畅通有相似点。诗歌的点位,被设在了第一段的第五行。
于是经过艺术改造过的生活,和现实生活所不同的,就在于由关注所引起的对世象的自觉。这一些,都逐步印证了诗歌题目当中的“清辉和骨血”的说法,其从中所透出的是文化涵养及教养意识的程度。
像这样的程度,它尤其表现在诗歌的第二段里面,是以“不要”的并列句式作段内切入。于是诗歌内部的情感也逐渐呈现出凸起或安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个能力就表现在第二段的七行里面,相对地以长句式,使得诗歌的情感流露显得更加通畅。
诗歌一共三段,于是当诗歌发展到了第三段时,从逻辑上,已经按照演绎法的要求,最后聚焦到诗歌的最后一行的“一滴雨”。它象征着诗歌的灵感,同时也象征着欣赏自我方式上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有无存在,有时候,会影响人的一辈子。欣赏。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中国知青作家杯”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十五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