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狮方醒 46
------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文/三木秉凤

在东方古老的土地上,千百年来一代一代地承继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文精神。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分子,当他离乡背井、闯荡世界时,都会随身携带一捧黄土和一块木制祖先的牌位,并且将东方民族的人文价值观浓缩在海外华侨文化中作为精神纽带代代承传着。五千年来,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的原因得益于我们民族对其核心人文精神的高度认同,得益于阴阳五行等宇宙法则对农耕文化与宗法承习的润物无声,得益于古老的祭祀礼仪演变而成的认祖归宗,得益于“和”为贵、“仁”为爱、“义”为尚的民族中庸美德,百善孝为先,在传统的农耕文化、宗法文化、伦理文化中,能够统领中华民族核心的人文精神就是“孝”。

“孝”在《说文解字》解释篆体云:“善事父母者…子承老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以中国有一部经典《孝经》,将先王的“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大孝治国道理提到了“德之本,教之生”的高度。一个民族的人文价值核心将一个家庭、一个族群、一个民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以“孝”道为统领的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大家庭。而由“孝”而繁衍出的各种礼仪习惯、伦理道德以及人伦关系长幼有序等,正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它民族的重要标志。

那么民族文化复兴究竟需要复兴什么?需要复兴孝道文化,需要复兴由孝道文化而延伸出的礼仪文化、宗法文化、人伦文化等构筑的传统社会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不管秦朝的“焚书坑儒”,还是南北朝时期的“三武灭法”,还是五胡入中原及蒙满等少数民族主宰中国,中华文明并未因之中断!历史证明,只要慎终追远的“孝道”文化还在,那么这个东方族群的骨子里就仍然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只要中庸文化尚在,我们的每一分子就具有着一颗中华之心。

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一百八十年里,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中国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经百余年探索,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将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结合后,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盛开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绚丽花朵。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党;一个以人民利益至上的政党;一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政党;一个为天下谋大同的政党;一个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党;一个以实现人类共产主义为终身目标的政党,它天下为公的胸怀早已超越了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政党主义的狭隘局限,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未来将成为世界人民所共同期待的原因所在。

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年的战争,新中国成立时,中华大地疮痍满目,百废待兴。朝鲜战争让中美两国彻底沦为敌人,西方世界对中国全面实行经济封锁,新中国全面“倒向苏联”,其中苏的“五年计划”模式很快移植到中国。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特征就在于它具备战略宏观的计划性! “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次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落实苏联援助的156个建设项目以及国内近七百个建设项目,“一五计划”的目标是初步建立起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体系,发展集体所有制的农村生产合作社,发展全民所有制的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及目标任务的超额完成,为新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2017年 2月以微信文化群的形式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文化队伍,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