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彝歌
文/子竹
第一次听到彝歌时,我十六岁。那时我们班有两位彝族女生,常听她们唱彝歌。第一次听彝歌,我觉得震撼、羞怯、又钦佩,彝族女子竟这样热情奔放,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如同彝族最隆重的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热烈地唱着:三月麦子青,四月麦子黄,小郎参军要走了,小郎参军要走了。妹莫焦来妹莫慌,去上两年回来了,去上两年回来了。
我听着,感到了即将离别的惆怅、慌张,感到了会团聚的希望与欢喜。我们向她们学说彝话,却没唱过这些热情如火的彝歌,因为羞怯,因为民族文化差异,我们只随着流行趋势唱《我不想说》、《花瓣雨》、《让生命去等候》、《一剪梅》、《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晚秋》…拿着磁带封面满大街地找理发店把我的长发剪成圆圆扁扁的月亮头。毕业后,我以为,我这一生永远都听不到彝歌,永远也不会唱彝歌。
世事难料,在我自己的婚礼上,我却又听到了彝歌。我与爱人在餐厅外迎接宾客,却听到有人唱着热情欢快的彝歌:今天日子好啊,啊一勒噜噜,喝杯彝家的酒呀,啊一勒噜噜,喝杯祝福的酒呀啊一勒噜噜,喝杯友谊的酒呀,啊一勒噜噜。
朋友问我:“是不是放碟片?”
我诧异地道:“不知道。”
爱人笑道:“不是放碟片,是请了叔叔家的阿珍来唱的敬酒歌。”
我诧异地问:“怎么还要请人唱敬酒歌?”
爱人笑道:“我们彝族人办喜事都要请人唱敬酒歌的。”
我想这要花多少钱?不是浪费吗?我问他:“这样唱一场要花多少钱?”
他笑道:“几百吧。”
我急了:“什么?要几百?”
他笑道:“老妈要请的,我也没办法。”
我气急了:“什么老妈要请,这是浪费。”
他哄我:“我们一辈子只结一次婚,浪费就浪费吧,嘘,结婚不兴吵架,不吉利。”
我瞅了他几眼没再说什么,只听又唱:远方的贵宾四方的朋友,我们不常聚,但有相聚时,彝家有传统待客先用酒,彝乡多美酒,美酒敬宾朋呀。请喝一杯酒呀,请喝一杯酒呀。
一曲终了,又一曲唱道:小小酒杯团啰啰,阿老表小妹敬酒笑呵呵,阿老表,你要喝呢嘎呀,喝了这杯祝福酒,阿老表小妹敬酒笑呵呵任意罗,你要喝呢嘎呀。
我又惊又喜,仿佛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宝藏:“这敬酒歌怎么一首一首不一样?”
他笑道:“今天没时间,改天再说。”
慢慢地,我了解到彝族歌曲是勤劳、善良、好客的彝族人自编自唱的歌曲,家里可以唱,田间地头可以唱,娶亲搬迁可以唱,舞台上也可以唱。彝族人宴请从远方而来的客人时都要唱敬酒歌。我听了敬酒歌之后,感受到了彝族人对客人火一样地热情与真诚!感受到了彝族儿女火一样地豪迈、霸气,水一样地柔情婉转。
这一首最豪放霸气的敬酒歌《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阿老表端酒喝,阿表妹端酒喝,阿老表喜欢不喜欢也要喝,阿表妹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喜欢尼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可以唱得热情霸气,也可以唱得柔情似水。阿老表端酒喝,阿表妹端酒喝,阿老表喜欢不喜欢也要喝,阿表妹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喜欢尼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
《阿老表你要来呢嘎》让我感受到了彝家儿女的真诚好客;阿老表阿老表你要来呢嘎,阿老表阿老表你要来呢嘎,不来就说不来呢话,嘛给小妹我白等着。阿表妹阿表妹你要来呢嘎,阿表妹阿表妹你要来呢嘎,不来就说不来呢话,嘛给小哥我白等着。
初到美丽的彝人古镇创业的那一年,彝族人最热闹的节日--火把节还没到,各商家就已准备好了丰富的货物、美味的饮食迎接远方的客人。原古镇歌舞团彝族男歌手俚颇阿聪早早地在彝人部落门口摆放好了音响摊位卖他唱的彝歌碟片,我被他一遍遍深情唱着的《离别调》唱得心旌摇曳:要走的阿老表,要走的阿表妹,走一步来望两眼,哪个舍得你。走一步来望两眼哪个舍得你。走是要走啰,舍是舍不得,走是要走啰,就是舍不得。你别走,留下来,你别走留下来,再喝一杯彝家的酒,再喝一杯,彝家的酒。要走的阿老表,要走的阿表妹,走一步来望两眼,哪个舍得你。走一步来望两眼哪个舍得你。走是要走啰,舍是舍不得,走是要走啰,就是舍不得。你别走,留下来,你别走留下来,再喝一杯彝家的酒,再喝一杯,彝家的酒。你别走,留下来,你别走留下来,再喝一杯彝家的酒,再喝一杯,彝家的酒。
在这深情款款地歌声里,我仿佛变成了将要离开的客人,被热情好客的主人深情挽留,迈出去的脚收回迈出又收回。直到我冲出家门买了一盘碟片回来,缠绵的心才落了地。
这一盘碟片让我了解到彝族情歌的深情婉转,让我了解到彝族儿女对火把的热爱。他唱的《小心肝》婉转又深情,是我所听过的最深情的《小心肝》:端起酒杯,心就慌呀唛哎,我的阿表妹,我话在酒中不多说呀,阿拉我的小心肝。小小酒杯情意重呀唛哎,我的阿表妹,我心里叮咚唛跳不停,阿拉我的小心肝。小阿妹,小阿妹,我的小心肝,我话在酒中,心在歌中,不多说,阿拉我的小心肝。我想你想得是我口渴呀唛哎,我的阿表妹,我清水当成美酒喝呀唛哎,阿拉我的小心肝呀。我喝干九条山泉水唛哎,我的阿表妹,不见阿妹来找哥呀,阿拉我的小心肝。小阿妹,小阿妹,我的小心肝,我话在酒中情在歌中,不多说,阿拉我的小心肝。小阿妹,小阿妹,我的小心肝,我话在酒中,情在歌中,不多说,阿拉我的小心肝,阿拉我的小心肝。
彝族人崇尚火,传说彝族人民为了驱赶蝗虫,保护庄稼,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用松枝与野蒿捆扎堆积成高高的火把,希望借助火神的力量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远离灾害。火把节这一天,彝族人早早地准备好了祭祀的物品,先到祖先的墓前扫墓,扫完墓后举着火把到田间地头祭火神,祭完火神举着火把回到家扫洒房屋,最后举着火把照遍房屋的每一个角落,驱邪避讳。而州府鹿城则早早地准备好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各商家也早早地准备好了丰富的物资、美味的饮食,迎接来欢度火把节的远方的客人。这一天,彝家儿女穿着节日的盛装,跳起了欢快的左脚舞,热情欢快的彝歌响彻云霄,红红的火把映红了夜空,鹿城的大街小巷挤满了人,好一幅热闹、繁荣的人间盛景!俚颇阿聪的《火把红》唱出了彝族人对火的崇尚与热爱,唱出了彝族人火一样的热情:火,哩博列,火把节,火把红,火把映红了夜空,火把节,火把红,火把红遍了山寨。彝家人好客,朋友欢迎你,喝一杯彝家的酒,这杯酒天地宽,披毡飘起来裙子舞起来,红红的火把照亮了夜空。歌儿唱起来,舞儿跳起来,我要找到梦中的她。火把举起来,弦子弹起来,红红的火把火热的夜。歌儿唱起来,舞儿跳起来,激情燃烧火把夜。彝山美,彝家亲,长长江水情悠悠,山青青,水长长,四方朋友来多欢乐。红红的或彝人的心,火一样的人,火热的情,请放飞你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跳起来。披毡飘起来裙子舞起来,红红的火把照亮了夜空。歌儿唱起来,舞儿跳起来,我要找到梦中的她。火把举起来,弦子弹起来,红红的火把火热的夜。歌儿唱起来,舞儿跳起来,激情燃烧火把夜。披毡飘起来裙子舞起来,红红的火把照亮了夜空。歌儿唱起来,舞儿跳起来,我要找到梦中的她。火把举起来,弦子弹起来,红红的火把火热的夜。歌儿唱起来,舞儿跳起来,激情燃烧火把夜。
我以为,我只会听听彝歌,不管是情歌还是敬酒歌,可是,因为生计,我们开了餐馆,我们又开的是彝族风味的餐馆,给客人唱唱敬酒歌也是一种生存之道,爱人身体重残不方便,我买了牟定彝族歌手普翠梅的碟片来学唱,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学会了近三十首彝族敬酒歌,在客人用餐之余端着把彝家人自酿的纯粮小灶酒分装在小酒杯里再装到盘子里敬给客人。一般会对客人热情地道:“大家好!欢迎来到彝味馆,这是我们家乡自酿的纯粮小灶酒,大家尝尝。在喝酒之前,我为大家唱首敬酒歌,唱得不好,还请多多包涵!”,每一桌唱的敬酒歌都不同,客人们听了都很喜欢。客人们最怕的敬酒歌是那首最霸气的《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觉得“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太霸道了。其实,每一首彝族的敬酒歌都霸气,就是柔情似水的也会醉人。《小小酒杯团啰啰》里的“彝家哟礼不周,还请再来走哟”让人觉得彝家人的真诚。《今天日子好》,歌中都已经唱了“今天日子好呀”不喝实在说不过去。《相聚要敬酒》在唱“彝家有传统,待客先用酒”,不喝,与礼不尊啊!《彝家那个小锅酒》“又甜又爽口,客人哟你请喝不喝你莫走哟”不喝连走都没法走呢。《心中的月亮升起来》主人已经把你看做月亮了,难道你不接受主人的敬意吗?有的客人不想喝、想生气却耐不住《高高兴兴来喝酒》、《阿老表你咋嫩个拽》,大家是高高兴兴来喝酒的,不喝被唱阿老表你咋嫩个拽“阿老表你咋嫩个拽,阿老表你咋嫩个拽,我家小妹嫁给你,日子咋个过,我家小妹嫁给你,日子咋个过。”那不丢人吗?而这一首不知名的“喜鹊窝”敬酒歌:伙子标,标哪呢找哎,人才好好哪呢挑,伙子标标小妹喜欢你呀,阿老表你要喝尼噶,喝了这杯交心酒,实心实意做一家。人才好好哪尼找,哎,心灵手巧哪尼挑,心灵手巧小哥喜欢你呀,阿表妹你要喝呢噶,喝了这杯交心酒,实心实意做一家,让每一位客人幸福地想起了那一段求婚、被求婚难忘的时光。
虽然我的声音不好,也不是专业歌手,甚至没有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可是,我的热情、真诚、祝福与敬意让客人们乘兴而来,快乐而归!
这一首首深情动人的彝歌让我在餐馆里认识了好多朋友,有商人、公务员、律师、医生、导游、教师、文艺工作者……这一首首动听的彝歌为每一位客人送走了疲惫、烦恼,带来了快乐、祝福!也为我减少了菜肴不够美味、刀工不够精细、环境不够高档……的麻烦。让我多了些轻松与自在。
虽然因世事变迁我没再开餐馆,可是,一个人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唱起一首首彝歌,一次次想起在那个小小的餐馆,我端着装满了美酒的盘子,对着远方的客人唱着敬酒歌的热情、欢快的样子。也会想起那一张张陌生却因为这一首首动听的敬酒歌变得亲切、快乐的脸庞。

作者简介:子竹,原名罗利仙,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人氏,70后。喜欢文学、音乐、朗诵,91年开始写作,擅长散文、诗歌创作,已出版散文集《夜里清香》、诗集《玉莲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