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乡市凤泉区委王建国的平凡人生故事
如八百里巍巍太行,将最美的一段,留在了新乡,淬炼了新乡督查干部忠诚履职坚守秘密的钢铁韧劲;如万里滔滔黄河,不舍昼夜,一路奔腾不息,滋润了新乡督查室人一身是胆一心为民的温柔情怀。 山河壮美,孕育了至坚至柔的新乡督查人。在这繁花点点中,绽放着一缕绚丽的花香——王建国,新乡市凤泉区原区委督查室主任,一名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敢于担当、忠诚为民的共产党员。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见义智为
王建国身上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正义底色,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他总是能挺身而出,亮出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

那是2000年10月的一天,王建国到郑州出公差,在火车站见到一青年在旅客身子上乱掏乱摸,他立刻冲上去大声呵斥,引来歹徒同伙的拔刀相向,双方扭打在一起,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受到了周围群众的称赞。 2001年7月16日,王建国到新乡市和平路中段蔬菜副食品市场买菜,发现一名男青年正在掂一个妇女的手提包,便尾随在窃贼身后并拨打110报警,等干警赶到后一起扑向窃贼,将其捉拿归案。 新乡市公安局牧野分局一名20多岁刑警李某某,在新乡市和平路小朱庄段因车祸造成肝脏破裂大出血昏迷,情况十分危急,建国立即拨打110、120并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抢救。由于王建国的及时相救,保住了年轻刑警的生命。
夏天的夜晚,他外出散步在新乡市北干道东段,突然发现一辆白色出租车一个孩子被连人带自行车撞在树上,自行车和孩子被卡在面包车下。救人要紧,王建国迅速跑过去,并喊周边群众帮忙把面包车抬起把孩子救出来,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七八分钟后交警和救护车医务人员赶到,他将孩子抱上救护车及时送到医院,然后消失在夜幕中。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见义智为,与丑恶行为作斗争,热情救助困难群众。几十年来,王建国把这一贯坚持的正义追求,化作了自觉行动,升腾了人生境界。他的感人事迹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001年底,王建国被授予“河南省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这在全国党委督查系统是唯一的;2002年初,他被新乡市委文明委授予“新乡市文明市民标兵荣誉称号”;2003年初,他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授予 “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9年9月,他又被评为“我最感动的河南省见义勇为英雄称号”。
攻坚战中,一马当先,勇啃“硬骨头”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群党员,就是一座堡垒。在农村脱贫、环境治理、国企改革、转型发展四大攻坚战中,王建国坚定信仰,善于凝聚更多更大的力量。正是这一股股力量,成为坚决打赢四大攻坚战的信心指向和强大动力。 思想品德教育是稳人心的大事,什么时候都不能松懈。王建国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手不伸,嘴不馋,腿不懒,少说话,多干事。他关心办公室干部的生活困难,干部家人生病,谁有啥困难都主动过问,尽量排忧解难。在他的感召下,分管干部思想上、工作上都能经得起社会风浪的吹打,没有发生过闹心事、极端事,互相之间坦诚相见,风清气顺。 2014年,根据区委办公室分工,王建国又兼任区委政府督查室主任,当时凤泉区督查工作,在全市14个县市区排名末位,接过担子的他,敢于担当、敢于亮剑,认真调研,通过到兄弟县区参观学习,转变观念,克服困难,改变全市倒数第一的排名。由于出色表现,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被省委办公厅评为“党委先进督查单位”。

在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中,王建国一心为公,把群众利益当作大事,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先后帮扶两个困难户。2016年,根据组织安排,他帮扶凤泉区后郭柳村困难户岳开翠一家4口时,他急困难户所急、想困难户所想,动员社会力量,自己掏钱先后给贫困户送去了餐桌、椅子、大米和食油等生活用品,到企业积极协调就业岗位。该贫困户实现基本脱贫。
2017年5月,组织又安排王建国帮扶凤泉区坟上村困难户郭某某和12岁孙子刘某,通过到深入贫困户调查研究,发现该贫困户致贫主要原因,唯一的儿子在卫辉市丈母娘家被害,法院审理认为郭某某不具备第一监护人条件,孩子抚养费要求赔偿问题一直未解决。王建国敢于面对挑战,一是安抚贫困户情绪,二是积极组织力量到法院执行局协调,用4个月时间,化解了10年信访案件,帮助贫困户追回了10万元的抚养费。有效化解了新乡市重大信访案件,为新乡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全区重点项目爱康二期建设督查工作中,王建国深入实际调研,详细了解拆迁户的诉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解决了阻工两年多的老大难问题,受到区委政府主要领导的称赞。特别是省重点项目平煤一期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仅用9个月时间。被称赞为“凤泉速度”,受到新乡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在重点民生工作督查中,王建国深入一线,解决难题。在新水厂建设、S225路、滨河南路拆迁工作中多次到老道井村走访群众,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项目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在耿黄镇中心小学项目、大块污水处理厂新建项目,王建国敢于丢开面子,对区文教体局、耿黄镇、大块镇等职能部门责任人进行约谈,解决了耿黄镇中心小学、大块镇污水处理厂新建项目施工进度缓慢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项目按照时间节点顺利完成。 在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工作中,他多次带领区委政府督查室干部多次进行夜查,通宵达旦,为全区环境整治和大气污染防治废寝忘食,为凤泉区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王建国承担大量繁重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带病工作,解决了凤泉区何屯村20多年的黑臭水体,以及全区四个地下道积水问题,确保了东鲁堡、东张门、大黄屯等7个村的出行安全,给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2016年7月的两次抗洪救灾中,王建国冲锋在前,不分昼夜,确保了我区抗洪抢险的后勤通信保障工作。

平凡之中的强烈责任感,平常之中的伟大追求。如一颗钉子,钉紧每个关口,若一柄利剑,刺向邪恶黑暗,像一头黄牛,耕耘着每寸土地。 这就是王建国,这就是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平凡故事。但是平凡之中却又蕴含着一种不平凡,那就是他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利益的倾情担当。 (刘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