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餐桌上,豆腐是一种很常见的菜肴
对中国人来说,是再为普通不过的一道食材
但恰恰也是餐桌上最神奇的滋味...

今天向大家推介的豆腐可不是一般的豆腐,你吃过第一次还想吃第二次,甚至年年想月月想天天想,想出“相思病” 。
带大家走进皇家驿站大型餐饮—水青石豆腐坊,让豆腐哥给我们讲述这豆腐的故事。

豆腐哥叫韩海华,身材精干,虽无“豆腐西施”之娇媚,但质朴之中透出睿智,正宗的科班出身,大学本科毕业后就成了“豆腐匠”,一磨就是13年。13年,“磨”了一肚子“豆腐文化”。

且不说着豆腐坊如何“别出心裁”,还是先听听豆腐的故事。
刘邦之孙刘安,为了长命百岁,四下找人炼“仙丹”,仙丹没有炼成,意外发明了“白如纯玉,细若凝脂”东东,一尝,味道好极了,就美其名曰“豆腐”。
豆腐哥说,豆腐被列为中国的第N大发明后,一代代流传,到了唐朝,在天中皇家驿站发扬光大。
天中皇家驿站“纳南接北,驻驿歇马”,华夏之腹地,八方之通达,历代皇家在此设立驿站,驻马店也因此而得名。

当是时也,皇家驿站车水马龙,官宦商贾聚散与此。忽一日,几匹皇家快马踏着红尘飞驰而来,几位公差翻鞍下马,在天中皇家驿站小憩。此时,水青石豆腐刚刚压好,还冒着腾腾热气,热豆腐的香味撩着饥肠辘辘的公差,他们就抓起豆腐,大快朵颐。他们是从南方采摘荔枝归来,要回都城西安。马背上驮的满篓荔枝,是送给杨贵妃的稀罕之物,必须保鲜,不便久留。他们吃过豆腐,就翻身上马。临行,一位公差勒紧马缰绳,在原地兜了一个圈子,招呼豆腐匠拿了几块豆腐,小心放到荔枝篓里。日夜兼程,不觉已到长安城内。公差将荔枝交到宫里,算圆满完成了任务。 不巧的是,几位公差由于赶时间,竟然把豆腐忘到了荔枝篓中。这还了得?涉嫌“走私”,侮辱贵妃,那可是杀头之罪呀。

第二天,太监找到公差,几个公差吓得发抖。 原来,杨贵妃打开荔枝篓,看到白如玉的豆腐,特殊香味扑鼻而来。让太监一尝,竟然美味无比,就命太监找运荔枝的人求证是什么东东。公差虚惊一场。自此之后,杨贵妃不仅爱吃荔枝,还爱吃天中的水青石豆腐。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然,更没人知道运送荔枝的马背上,还有白生生嫩乎乎的豆腐。豆腐,把杨贵妃滋养得越发“性感”。但是,杨贵妃爱吃荔枝和豆腐,一直是“宫中一级机密”,如果不是大诗人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泄密,这段秘闻会一直被历史尘封;涉嫌“走私”的豆腐,只因是杨贵妃的私密美容健身宝典,只有贵妃知道、公差知道、太监知道、天中皇家驿站水青石豆腐坊的当家人知道。
岁月穿越千年,天中豆腐工艺一代代传承,一直保留着“杨贵妃的口味”。

上世纪80年代,豆腐哥的父亲开始以磨豆腐为生,担着豆腐挑子走街串巷,“豆腐啦——”叫卖声,穿越了韩海华的少年和青年。 韩海华大学一毕业,就子承父业,成了豆腐哥。
没几年光景,豆腐哥的水青石豆腐在驻马店“豆腐界”就已家喻户晓。此后,豆腐哥在传统工艺中力求“豆腐多样化”, 品种由嫩到老,依次为豆浆、豆脑、豆花、豆酪、豆腐皮、臭豆腐、豆腐干;豆腐菜名目繁多:家常豆腐、麻婆豆腐、红烧豆腐、浇汁豆腐、煎烧豆腐、干锅豆腐、鲫鱼豆腐汤......





豆腐哥的“快手菜”更是令人叫绝,十几种豆腐成品分类包装,好友相聚或家庭来客,切上几盘豆腐制品,两分钟上桌,真正的“美”“快”“好”“省”。
现如今,豆腐哥正式入住驻马店皇家驿站,他的水青石豆腐坊也成皇家驿站一景。



水青石豆腐坊的文化墙上,诗画结合,再现着做豆腐的场景。还有一个家庭体验室,也叫豆腐文化讲堂,家人可以和孩子一起体验豆腐制作的乐趣。在这里,豆腐不再是单一的食品,而是一种文化。在这里,品尝水青石豆腐坊的豆腐,享受的不仅仅是口福,更是精神上的愉悦。


豆腐哥更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十几年来,他已经融入豆腐,体悟出独特的“豆腐文化”:
豆腐本无形而诉诸百形,本无味而吸纳百味,似水纳百川容万物。这叫随遇而安。
磨豆腐时,水分多就做水豆腐,水分少就做老豆腐,干一点可做成豆腐干,再干一点做千张,即使放坏了也可以做臭豆腐。此谓天生我才必有用。

黄豆经青石磨研磨,豆腐温柔而软糯。儒家提倡“仁者爱人”,豆腐心,就是那个“仁”字。这叫刀子嘴豆腐心。
千滚的豆腐万滚的鱼,豆腐有久煮不散的筋骨。这就是经得起煎熬。
豆子,形态上如肾脏,而肾主水,性质沉重趋下,圆滑流利易行,与水的性质相似。水又有一种特性,就是腐化万物:火本无形,遇水消失;木遇水,腐化为朽木;金遇水,腐化为铁锈;土遇水,则化为泥浆。只有青石和水相遇,才会相互成全,交相辉映。

所以,磨豆腐只有用青石磨最好。将豆子浸泡于水中,再用青石研磨成浆,凝聚成形,就变成了脍炙人口的水青石豆腐。
水青石豆腐加工的菜,就是大名鼎鼎的快手菜。
水好,料好,磨好,豆腐当然好。
水青石,用良心做中国好豆腐!
这就是豆腐哥的“豆腐文化”。
传统文化中,儒士不言利,商人少读书。其实,在竞争激烈的商界,能够行高致远,必须有大学问,大智慧。企业竞争,看似竞争心计,更多竞争的是胸怀、眼界、品行,这一切都要文化打底。
昔者像胡雪岩、乔致庸,今者如柳传志,马云等,不仅事业蓬勃,其学识修养也让人们佩服不已。这也是豆腐哥的追求,不同的是,豆腐哥不求“大”,只求“好而精”。
最惊讶的是,豆腐哥身上竟然没有半点商人的影子。他从豆腐中“磨”出了情怀,也成了“豆腐哲人”“豆腐诗人”。
最后,就用豆腐哥的《豆腐歌》结尾:
推起青石磨
黄豆慢慢磨
点起一把火
豆浆滚似波
都说好事要多磨
一切有因果
也许天注定
我成豆腐哥
修炼一颗心
点化人生惑
去粗存精,净化自我
修炼一颗心
点化人生惑
清白一生,何惧柔弱?
没有滴不穿石的水
没有克不了强的弱
上善若水润万物
心中有爱才柔弱
认准一条路
一步一个脚窝
没有翻不过的山
没有趟不过的河
心中有梦无难事
酸甜苦辣都是歌

皇家驿站水青石豆腐坊欢迎您来品尝
来亲自体验豆腐制作的神奇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