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张丛生
本期编辑:茹悦 (旅俄)
本期题图:火凤凰(海外)
作者简介:
张丛生,男,內蒙古乌拉特中旗人。童年在美丽的乌拉河畔长大,少年生活在异地他乡,青年时回到故乡工作。历任教师,秘书,企业办公室主任,后在河套沿山黄灌区乡镇领导岗位做农村工作十年。现居呼和浩特市。爱好文学,酷爱诗歌,从二十岁开始,一直在质朴中寻找美妙的诗意。多年来,在报刊、网络平台上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小说和文学评论作品。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写给河套故乡的诗(二)
鸿雁起飞的地方
张丛生
鸿雁起飞的地方
那是我天蓝草绿的家乡
与鸿雁一起腾飞的乌拉特草原
总让我的畅想
如梦似幻般往很远很远的地方飞翔
草原那清亮温馨的早晨
霞映牧归鸿雁卧巢的宁静
总让我享受天堂草原的安宁
那酷暑里最舒畅的凉爽
从我的眉尖脸颊一直滋润到心房
乌拉特草原,那鸿雁起飞的地方
那曾经被明码标价污染的地方
如今又是山明水秀
嬉戏的鸿雁让湖水闪动充满灵性的波光
那青青草中撒欢的牛羊
让欢笑挂在牧人安祥的脸上
2019.9.4于海流图
走过故乡
张丛生
走过故乡
走过水转流长的河套川
阴山高高的脊背
像我童年那温婉绵蜒的梦想
把我飞翔的记忆
梳理成无数明晰的网格
一片一片珍藏
又一次一次出现在他乡的梦床
走过故乡
走过树绕水环的河套村庄
黄河那情深款款的汁养
像我梦中的静静流淌的意象
绿树绕着葵黄
麦粒嗅着瓜果的醇香
那八百里的沃野
阳光下像戴了珠冠穿了霓裳
2019.5.25
每逢望向故乡的方向
张丛生
每逄望向故乡的方向
每一念之间
总有一条看不见的线
从山巅延伸到远天
雾霭和流岚
像飘飞的思绪
把故乡的云染得通红通红
美丽笼罩着河套平原
也染红我满眼
我仿佛看湾湾的河
套着我心田上的沃野
把我所有的忧怨与哀伤
变成深深的爱恋
那一念
一直把我和故乡相连
2019.4.16夜
故乡
张丛生
小河边
蝉鸣鸟叫
瓜庵后
轻摇曼舞着花花草草
三声两声知了
唱红满天霞照
夕阳拉直了平原的衣角
不停息的蛙鼓
唤来星星铺满河道
外公讲不完的故事里
都是五彩缤纷又神神秘秘的河套
2019.4.3夜
河套的河
张丛生
黄河的脚步走的匆匆又蹒跚
迁徙,把心思变成深深的眷恋
我家屋后的乌拉河,让我
童年的梦在每个午间水声潺潺
我家门前流淌过乌加河,让我
总想看见外公用纤绳拉过的小船
河套的河,由黄河推演
一片一片绵蜒成八百里沃野
一次又一次艰难的变迁
许多沧桑又温馨的故事
让所有出了西口的求生
有了一份安暖,一份殷实的企盼
从王同春勾勒出的七条渠干
到三圣公大坝截住的波澜
从开挖二黄河到挖掘总排干
河套人用的是意志肩膀和扁担
百年追求,几代梦幻
只为了这个富裕的米粮川
河套的河,横纵有序,排灌相间
造福一代一代一年一年
那几个不能相忘的名字总挂在我心间
王同春,傅作义,巴图巴根和李贵
几辈几代的肩,挑出了几十条纵横的河
撑起了河套平原上蓝蓝的天
就让我缘着这纵横交错的河的脉络
再次走过这八百里河套平原
无数的心酸变成无尽的狂欢
无数的良田变成无边的甘甜
走过河套的河,走过故乡的沃野
我有比河还长的忆和念
葵韵成诗,诗未央
一一写给五原县首届诗词节
张丛生
让七月流火浓缩的诗情
在八月里把诗韵染成金黄
金色未央,诗未央
无边无际漫过河套的土地
像无数燃情的诗行
把河套故乡传唱成诗意的交响
那一天
我走过葵花广场
所有人的脸上笑意芬芳
笑靥里荡漾着酒香
与田野里的无边金黄
连成心中最美的幸福海洋
我打开诗的畅想
让故乡的情愫
在中华诗词之乡徜徉
常常流连于童年的梦想
如今,这里像梦的天堂
让我的眼神充满了青春的热望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河套平原
河,套着金色的希望
我读着无数赞美的诗行
把故乡人的幸福情怀
诵成经久不息的曼舞轻唱
2018.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