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批评是一门艺术
文/寒 冰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话虽然很有道理,但是,良药就一定要苦口,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
鬼谷子有句名言“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意思是说,要批评别人或向他人提建议,首先要了解这个人的真实情况,分析和揣度他的内心世界,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和其道、顺其意、称其心,使对方顺利接受自己的主张。鬼谷子在这里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即要说服对方,让其接受自己的批评、建议,究竟是“犯言直谏” 好呢,还是委婉曲折好呢?显然鬼谷子倾向于后者。所以,批评别人或向他人提建议,一定要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和内心世界,选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批评建议的效果,反而会招来对方的怨恨和打击报复,甚至导致杀身之祸。尤其是向高居上位者提批评建议,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历史上朝朝代代都有敢于“犯言直谏”的所谓“忠臣”、“诤臣”,但多数人直谏后换来的却是谪贬、流放以及杀身之祸,甚至被“满门抄斩”,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惨重。如果有其他的途径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何苦要招人怨恨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发人深省:春秋时期,烛邹替齐景公饲养的爱鸟不小心飞走了,齐景公发怒,要杀烛邹。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国相晏婴站出来说“烛邹这个书呆子有三大罪状,请大王让我列举完毕之后,再按罪论处”。得到齐景公的允许后,晏婴把烛邹叫到齐景公面前说“你为大王管理着爱鸟,却让它飞走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得我们大王因为鸟的事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更严重的是各国诸侯听了这件事后,以为大王重视鸟而轻视读书人,这是第三条罪状”。数完罪状后,晏婴便请齐景公把烛邹杀掉。齐景公从晏婴的话里听出了厉害,就对晏婴说“不要杀了,我听从你的意思就是了!”在这个故事里,晏婴没有直接表达出自己对齐景公的不满,而是就坡下驴,因势利导,由此事推导出了一个荒唐的结论,让齐景公自然而然看清自己的过错,从而做出了正确的取舍。
所以我们说,在批评他人或向其提建议时,即使是出自好意,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巧妙委婉的暗示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比直截了当的批评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更易达到目的。这就如同在苦药外面裹了一层“糖衣”,不仅不影响治病救人的效果,还能让对方因为尝到“甜头”而乐于下咽。
因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即使发现别人的不良行为,也要尽量带着善意,用委婉、入耳的话语去规劝,尽量避免直接批评,这样对你、对他人都有好处。
作者简介:
寒冰,原名仲金瑚,甘肃会宁人,地质工程师,从小爱好古体诗词,曾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发表诗词、散文、杂文、科技论文、集邮文章百十篇。

审稿: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总编彭永征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周瑟瑟(著名诗人与作家、卡丘杂志社长)、马俊华(暮雪诗刊执行主编)、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晓渡(安徽诗歌主编)、荒村(大平原诗刊主编,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副总编:吴北平
小说主编:期待你的加盟
散文主编:吴北平(试用)
现代诗歌主编:刘君芝(试用)
古诗词主编:黄青(试用)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