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凤立
五十六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
当生活沿着有情与无情的双轨往前逝去的时候,我于徒长年龄不留脚印的惶恐中,在忙碌完每天必须忙碌的事儿之后,拿起笔来,将目之所遇,身之所临,心之所应,忆之所及的东西,形成文字,记录在岁月的日历上。虽然这些文字过于平直,但循着感情的脉络,我在寻找那种至善至真至纯的美。同时,也尽了一点自己对生活的责任。
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那么让我波涛翻滚。我用真情述叙着我的点点滴滴。思悟人生,反刍岁月,返哺生活。

陪母亲逛商场
久居乡下的母亲,难得来长春一次,这回我可得好好陪陪她。记得那年,我在长春的一家公司上班,尽管当时的业务特别繁忙,但我还是向老总请了假。
那天,母亲的心情仿佛这五月的阳光一样灿烂无比。我们置身于一家大型商场中。商场内琳琅满目的商品,直看得母亲眼花缭乱。然而,我想问她买点什么的时候,老人却连连摇头。突然,母亲扯了一下我的衣襟,悄声说:“听人说大商店里都有电梯,咱们去坐坐电梯吧!”听罢我不由一怔,望着眼前银发斑白的母亲,一种砭入肌骨的疼痛顿时涌上心头。是的,这就是我的母亲,她和那些久居乡下的妇女一样,终日埋头于家务之中,几乎很少走出家门,甚至有的人至今还没有见过火车是个啥模样呢。我强忍着泪水,拉着母亲的手向电梯方向走去。
也许这一下似乎都是命中注定,我们没走几步,就看到了横在电梯上面的那块黄色告示牌:“电梯正在维修,今天停用。”此刻,六十多岁的母亲竟孩子般的站在那里痴痴地望着。那眼神中,有一种无奈,但更多的却是渴望,一种从未有过的渴望。
母亲勤劳节俭忙忙碌碌一辈子,她从不奢望什么,而今这个轻而易举就能了却的小小心愿,却……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妈,咱到别处看看,今天一定要让你坐上电梯。”我哽咽着。然而,母亲却连连摇头,默默地向商场的门口走去。
许多年后的一天,我再次关顾商场,行至电梯上时,正巧碰上一个青年搀扶着一位长者缓步走上电梯。猛地,我想起来故去多年的母亲当年她站在电梯前的那种渴望的眼神有一次清晰而真实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刹那间,我的眼中盈满了泪水。

发生在医院里的故事
记忆中的父亲,是那么蛮不讲理。儿时的我常常被父亲莫名其妙地怒骂,弄得昏头脑涨。常常被父亲不知缘由地责打吓得胆战心惊。有时,竟一个人躲在一旁,委屈落泪。不知在心里问过自己多少遍,我究竟是不是父亲的亲儿子呢?那时的黄昏,我最怕的就是父亲回家,我不愿和父亲在一起。
记得我八岁的那一年,因病住进了医院,母亲整日伴在我的床前。而我的父亲,料理完家务,也骑自行车来县城的医院里赔我。一天,临床的小女孩在吃饺子,我的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望着小女孩手里的饺子,我忘记了所有的一切。此时,我也多想能吃上饺子呀。突然,一只大手拍在我的肩上,我会过头来,见父亲正用严厉的目光看着我。
第二天,一大早就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我想父亲该不会来了。这时,门“吱”的一声开了,满身泥水的父亲走进病房。没顾上擦去脸上的汗水,忙从怀里掏出一个饭盒。“吃吧,饺子。”我一愣,这不是在做梦吧?父亲帮我打开饭盒,望着那热气腾腾的饺子,我的眼睛一阵模糊,鼻子一酸,“哇”的一声哭了。此时亲情的温暖如火种,在我心底最软弱的地方悄悄点燃,以往对父亲的怨恨,在泪水中烟消云散了。
父亲四十几岁就病故了。听母亲讲,父亲没有学过一天木匠,却有一手很好的木匠手艺。十里八村谁家做个柜柜箱箱的都乐意找我父亲。母亲说,父亲活得特有骨气。那时,我家四世同堂,曾祖父、祖父、老叔、老姑和我们,一大家人全靠父亲走屯窜户做木匠活养家糊口。尽管当时的家境很窘迫,一大家,老的老,小的小,但他却从不抱怨什么,整日里为生计默默地忙碌着,就连卧病在床,陷入绝境的时候,也不允许母亲企求他人。
父亲用他的善良、正直、勤劳、坚韧,在我成长的岁月中,旗帜一样地引导着我。父亲没给我留下什么,但他那骨子里的傲气,却成了我享不尽的财富。如今,每当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一想到父亲,便有了一种无穷的力量。而父亲的那盒饺子,一直震撼着我。

十三岁的记忆
那年,我随屯中卖农产品的大人去了一趟县城,穿过人群熙攘车流如织的大街,我来到了新华书店。我这次进城的主要目的就是买书。为了实现这个盼望已久的愿望,我已经筹划了很久了。那天,我背着母亲,偷偷地用捡杏核捡废纸换来的那些钱倒在地上,认真的数着,当我得知已经攒够二十元的时候,我兴奋得手舞足蹈。于是,我征得母亲的同意,终于完成了这次进城的旅行。
走进书店,望着书架上各种各样的图书,我这个地道的乡下孩子,此刻真的有些头晕目眩。漫步于浩瀚的书海中,我的心情无比的充实和敞亮。经过无数次的筛选,我最后选中了《野火春风斗古城》《大刀记》《万山红遍》和《钢铁是怎样炼成》。我抱着这厚厚的一摞子书正欲离开时,我又看到了《安徒生童话集》和《木偶奇遇记》,这是我早就想买的两本书哇。我立即让售货员阿姨把这两本书拿给我,然而,当我把衣兜里仅有的纸币掏出来时,我愣住了,别说是买书了,就是回家的车费也不够了。这下我可傻了。一着急,眼泪竟掉了下来。见此情景,售货员阿姨问:“小朋友,怎么了?”我只好红着脸很不情愿地说:“这两本书买不成了,已经买完的还要退掉一本。”“为什么呀?”售货员阿姨用亲切和蔼的话语问。“我把车费都花了。”售货员阿姨听罢,笑了笑说:“小朋友,这书也不用退,这两本书阿姨给你买下,再给你五元钱车费。阿姨知道你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不过,以后遇见难事,别再掉眼泪了。”
我吃惊地抬起头,望着这位可亲可敬的售货员阿姨,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是呀,我跟她素昧平生,无亲无故,连她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我只记得她胸前的那个徽章上有一个红红的“五”字。
人生如春,鲜花勃放,但让你最感动的可能是一次柳枝的抽芽。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许多看似寻常的东西,只要你用心去体味,就会感到阳光的灿烂生活的温馨。那次进城买书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那位不知姓名的阿姨对我的关爱,给我十三岁的记忆留下来精彩的一笔。

王凤立,笔名 卓群、紫石,汉族,1963年8月4日生于吉林省德惠市升阳十三家子屯。自幼患有眼疾,幼年丧父。1973年随母迁到九台兴隆大荒地居住。
自1985年起,在《九头鸟》《红柳》《当代诗歌》《青年诗人》《诗人》《绿池》《青年月刊》《农村天地》《农村小康》《文苑周报》《城市晚报》《吉林农民报》《长春日报》《长春农村报》《农村科学实验》《吉林科技报》《柳风》《芝麻诗》等刊发了数以百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著有散文集《月光家园》,与人合集《红X作业》《一窝蠢蛋》《我比你笨》,系中国科学诗人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社团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九台区作家协会理事、九台区群众文化学会理事。其创作经历被《国际华文作家诗人传略》等辞书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