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有一种力量,是引领向上的
作者:泰山云海
与一棵树相伴,自有各自的原因和喜爱。这种爱是出自天然之爱,如星空对于蓝天,明月对于大地,如晨曦里那抹朝阳对于小鸟的歌唱,纯粹而自然。
今天朋友小聚,说起了生养,说起了女人,母亲,说起了自己的下一代,说起了过去与现代,人的观念思想习惯的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妇女之生养的艰辛,作为自然属性中的女人,其天性,母性之爱母性之天然是永恒不变的。
当此时有人突然想起了歌德在《浮士德》中的一句话: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向上!这句话,似乎是对于刚才讨论的总结,但又何尝不是对于世间伟大事物的肯定和由衷的敬佩呢!
按说这与一棵树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但我想,一棵树就单单代表着一种属性吗?当我返回家的途中,再次来到这棵树的身边,看到了它的果实(它的果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果实,在这里只能说是它的种子)随同那些叶子逐渐变黄枯萎。也许用不了几天,这棵白蜡树全树冠就会通体焦黄,达到了它生命里最美丽的时刻。期间这棵树所承受的风雨酷暑,即使在它的花期,它也没有得到过芬芳和艳丽的赞誉,但仍将一片绿荫奉献,每天妆点着茂盛着,给予人以优美优雅的形态。
它的这些默默奉献的精神,同样担负着下一代生命繁衍的责任,其生生不息,永远将绿色流淌的品质,即使给它赋予上人的母性之属性,也不过分!
世间总有一种力量,是引领向上的!看你的内心是否真正懂得它潜在的品质。

附:
一棵树,怎样的盛
文/高云
题记;用尽全部力量,就像你们用生命在时光里轮回一样——去亲近去感应去体验你们。你们这些精灵啊!我,总要回应一下,因为你们对于地球对于人类,可以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一棵树沐浴春风,抽蕾 , 是为了开一次花,结一次果,连同“秋叶静美”的赞誉。
枝繁还是叶茂,它属于自然 ,属于自己。它的作用 ,只是因为人类的需要。
一棵树,还有一棵树,成为森林的树,这样活着 。在阳光下月光中,伟岸修长美丽 ,或依依或茁壮或虬枝疏影,或残缺不全——无“五脏六腑”“缺胳膊”“少腿”,甚至主干全无。那些斜杈 ,残躯,挺举着, 迎接全部的风雨!
它们,是以树的特质傲立!
一木难成林!让人们沉思——团结的必要和必然。那独木成林的现象,榕树下那么多根与地面的缠绵,又让你看到了一种生生不息,也只有立足脚下,才能壮大啊!
“沙漠英雄”的胡杨,“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烂”,这是一种怎样的灵魂。我只愿意把它用在一个民族的身上,无论哪个民族 , 都需要这样的精神,如果能称之谓“神”,我们该信奉它 ,践行它,崇拜它。
树,生命的存在,生命的载体,自根开始到每一片叶子花蕊花香,成林成景成才, 成为一切的象征或寓意 , 都在于人们的需要,它们只是一个默默的存在, 不惊不扰,不喧不哗。
若说喧哗,那只是它们花开时的缤纷,叶盛时的张力,叶落归根时的凛然!这些,也只有与树灵魂相通,才能够听到,才能够看到。若说心灵的对话,有时这种对话,竟然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永远没有冷漠,没有歧视,没有勾心斗角之类人性中的弱点!
花开花落 ,自第一片新芽开始,栉风沐雨接受阳光 ,无论歌声抑或诟病,那些自它身体里流淌出的绿色,如涓涓流水,一曲一曲的岁月之歌,静心凝听,一种坦然一种怡然,油然而生!这是树木给予你的,也是你与自然与这些树的交流,此时此刻人们往往用:懂得!
树的世界,花的世界,是单纯的。于春夏秋冬每个朝暮,春华秋实 ,天地之间吐纳清新,安静自我,成长自我,创造奇迹!人物是一理,树木给予我们很多,生活中衣食住行,甚至我们由这些树得到的启示,所受到的启发。它们是活的有生命的,生命的力量,一直从黑暗的泥土开始,萌动破土茁壮,然后以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开花结果繁衍,无论多么艰难的历程,总朝着成木成树成林走去……我们本该赋予它人的思想,人的精神,只是人的复杂它永远不懂,它们那么单纯纯粹!叶子只管摇它的叶,花自开着吐露芬芳,仰望蓝天是它们永远的梦想……当此时,你能不说,它们是在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竞赛吗?不是在用绿色谱写生命的赞歌吗!
世界是美的,那这些美的存在,都有树的影子,高山之上的破岩为土,大漠荒烟尽头的生命之影,浩浩孤岛上灯塔样挺立的树木!给了人多少感动多少启示多少希望!那些见证过无数历史更迭,存活于世的古树,我不说它的沧桑,不说它的阅历,不说它骨子里的硬度,只说它风雨过后,磨难过后的柔情。每一次凝目每一次的对视,每一次经过它,我都会想:它在此,竟等我千年!这千年的一遇,也只是为了一片绿叶,甚至是零落成泥的一枚花瓣亦或枯叶折损的树枝……它不会想到,只因为它这存在的意义,它的等待,坚持,相守,已让我泪流满面!
……
我,还有更多人,都会因为你的坚持,想到体会到很多很多……甚至于,追溯一段历史,一截社会或人类的发展史……这于每一棵树,树与人,都是必然又偶然间的。但,你偶然间温柔的低头,正是我必然的仰视!
心与心的交融,眼里的风光,心里的风景,终究是一种心神之交,可以喜形于色,当付诸于行动,我能否用一只拙笔来书写你描画你。即使,如那些雕刻那些工笔画家……又将怎样,表达出你灵肉里的魂!
(写于2018.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