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诗歌周刊》新诗美韵||黄花鱼(2)||精品系列创作【总第98期】
主编:兰馨月儿

庐山记之——锦绣谷
文/黄花鱼
万级陡阶俯冲而下
断崖天成,千岩百态
一些心念锦绣的人,亦步亦趋
经年避世的深谷。在清幽中
吐露繁华
犹如沉默的舞者
舞出一个多彩的世界
世间最璀璨的海,莫过于花海
上天赐下的
每一粒种子。都肩负重任
吐纳日月星辰,扎根冰川陡壁
在生命深处,所有草木的灵魂
都涂满了自己的颜色

庐山记之——瀑布
文/黄花鱼
飞渡悬崖的水
才能修炼成瀑
一堵峭壁
千尺奔流
撬动了诗人的爱
任岁月无涯
始终停不下飞驰的脚步
像一行南雁或一场大雨的归途
日行千里
依然脚踩故土
我这样的一介庸人
也想徒手捞起一把清流
在一幅山水浓墨中
卸下一身风尘
循着哗哗水声
孤帆远影
穿梭历史的两端
在一首唐诗里挤出一点甜
奈何
始终找不到出路
进退不得

庐山记之——白鹿书院
文/黄花鱼
时光逆流。顺着路往回走
一直走,直到触及晚唐的衣角
摸索国学,需要经历长途的跋涉
书院是深藏黄金的智者
白鹿通灵的眼睛
触及人心的温度
而我,恰是
一贫如洗的行者
一支了无点墨的笔
呕心沥血,也
吐不出文字的光泽
在书院的案上,我看见
一部史册打开着,书香弥漫
我认定,那是
给虔诚一个步入殿堂的台阶

庐山记之——仙人洞
文/黄花鱼
一只蟾蜍石化了真身
捧起一棵青松的根茎——
神仙修炼的居所
千米飞岩,苍茫入云
似一只佛手从天而探
幸甚,我也能来
只是凡人的眼睛
实在参不透神谕天书
世俗的雾障太重
命运的号令严酷而又善变
一支蜡烛吐出了光明
风却将浩劫强加给它
只有把灵魂
修炼成一盏明灯
交给东方的日出
才能让黑夜无所遁形
修炼,得到,成仙都需要虔诚的信念
禅定之后,大喜也罢,大悲也罢
一切即如青山之巅的过眼云烟

庐山记之——五老峰
文/黄花鱼
我们探索的目光
比不上山峰的伟岸高远
更比不上他的深邃和神奇
河洛文化的摇篮
像神圣的光环
在触天尖峰上盘桓
山脉上,五座高峰
直插云天
暗藏天尊的真身
三叠泉的瀑布,水的清音
将易学,唐诗,神话一一倾倒而出
碧波,怪石,飞流从天宇倾斜而下
浩瀚的鄱阳湖
用血液和身坯扶起峰峦多彩的纤姿
把碧水的秀丽飘在雄奇的青山上
而我,一袭瞻仰裹身
面对五座壁立的奇峰
热泪盈眶。不是因为伤悲
而是陡然为了五座突兀的奇峰
叠嶂于雄浑的天水之间
笑噱于浩渺的云烟之中……

庐山记之——狮子口
文/黄花鱼
夕阳沉浸天边,山峦连接黄昏
脚踏悬崖的雄狮,向死而生
卧岗成峰,立鬃成林
仰天嘶吼一声
劲风挥剑,所向披靡
戳破雾障的前身
霞光那么赤诚
倾泻下来,是澎湃豪情
峭壁那么高冷
跌落下去,是万丈深坑
把牙齿和利爪武装
头顶一个王冠,修身千年
等候一个身怀慈悲的人
普渡是非与纷争

庐山记之——牯岭街
文/黄花鱼
牯岭镇取代了脑海中
庐山上雷同于其他名山的样貌假设
山高路险,云烟浩渺
世外桃源般地栖落于崇山峻岭间
超出了我狭隘的想象
牯岭街不甘寂寞
守着迎来送往的日子
像守着他自己的旧岁月
但是对于接受新鲜事物
也丝毫不落下
俨然一个嚣阗的城市街区
早晚缭绕的广场舞音乐
总让人忘却身在此山中
仰望星空分外清晰
俯瞰城市道路成了飘带
轻飘飘地,闪烁着
我们拽不住的满目的灯光
清幽扑鼻的空气,沁人心扉
足以让贪婪的鼻息久久忘我沉浸

【诗人简介】
黄旭瑞,笔名黄花鱼。一个乐于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人。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和《诗出无名》《九州诗刊》《红烛诗刊》《当代诗报》《长江诗刊》《大西北诗人》《世界作家园林》《江南诗画艺术院》等,入选《中华当代百家经典》。

《中国诗歌周刊》
诗社机构简介
顾问:桑恒昌 非马 恒虹
诗评委:今音 蓝棠 西风
美术顾问:
一现飞鸿 柯林胶
社长:蓝棠
副社长:兰馨月儿 柯羽
主编:兰馨月儿
副主编:今生无悔 谭绿松
执行主编:羽君 思雅
美术总监:钟沛任 曾志强
编委:
思雅 素宏 江帆
羽君 时光 一禅
吉祥 你若安好
主播团长:江帆
主播副团长:紫菱菱
主播总监:兰馨月儿
金牌主播:
江帆 紫菱菱 京鸽
曹钧 宽厚的微笑
小薇 笔墨丹青 岁月如歌
一、古诗词选稿中心
二、现代诗选稿中心
三、精品系列创作中心(国风雅韵、新诗美韵)
四、专题创作中心
五、诗评工作室
六、“华之韵”朗诵团
七、审稿中心
八、编辑工作室
九、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