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奇故事:死诸葛
毒死活司马>
文/倪宪培
在《三国演义》上的司马懿是把诸葛亮靠死以后,他到七十三岁时病死的,可以说是寿终正寝。可是在民间传说中,司马懿是被死后多年的诸葛亮用红矾毒药毒死的。你不信吗?
请看下边有趣的传说故事~~
话说司马懿和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统领二十万大军要去平灭西蜀。
当大军浩浩荡荡进入陕西汉中,大军路过定军山下的时候,天气突然变化。霎时间天上浓云滚滚,黑压压的乌云就像要塌下来似的;地上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刮得大军难以行走。
司马昭和他父亲说:″爹爹,刚才还微风习习,睛明朗日,为何大军一来到这定军山下就突然变天了呢?莫非这定军山上有什么问题不成?"
司马懿也感到这定军山有问题。他让向导官找当地乡民前来问话。时间不大,向导官领来附近一个年老的乡民,只见他吓得哆哆嗦嗦,他跪在司马懿面前。司马懿和气地说:″老人家,你不必害怕。本督向你打听一下,这附近可有什么庙宇?为什么刚才还睛明朗日,现在就突然变天了呢?"
那个老乡民吓得克克巴巴地说:″大…大…大人容禀,这…这…这山上有…诸葛武候庙啊。自…自…自从诸葛武侯归天以后,姜维大将军便命人在这山上修了一个诸葛武侯庙啊。自从这个庙修完以后,我们为感谢诸葛承相生前对我们的恩德,我们年年都逢年过节之时,都要带着珍肴纸香前来给承相磕头祭奠啊!恳请承相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平安无事啊。还别说,自从修了这个庙以后,我们这里年年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啊!像刚才这恶劣的天气,却是从来没有过的呀。"
司马懿闻听此言以后,他心中暗想:啊!原来这山上有诸葛亮庙啊!诸葛亮啊诸葛亮,你生前与我为仇作对,咱们都是各为其主,都是为了争夺天下呀!今天我们大军路过这山下,你显灵刮大风阻挡我们大军前进,看来你死以后,已经成了这一方神灵了。好!待本督上山进庙去祭奠你一下吧。
司马懿想到此,他心平气和地问这个老乡民:″你知道这个庙在什么地方吗?"
这个老乡民看司马懿说话挺和气的,他现在不像刚才那么害怕了。他回答说:″小人知道,愿为大人带路。"
″好,你头前带路,待本督去祭奠一下诸葛承相。"
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二人怕父亲一人上山有失,他二人不放心,都想陪父亲上山。司马懿不以为然地说:″你二人尽管放心在此等侯,千军万马我都不怕,难道我还怕一个死了多年的诸葛亮吗!"
司马师兄弟二人一想也是,这才放心让父亲上山。
在老乡民的带领下,司马懿经过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来到半山腰诸葛亮的庙门前。司马懿从囗袋里掏出一点零碎银子,递给那个老乡民说:″你回去吧,待本督一个人进去就行了。"
老乡民走后,司马懿迈大步来到庙门前一看,只见庙门两边的门框上有一副对联~~
呕心沥血,雄心未就归天界;
英灵在天,遍布甘淋泽万民。
司马懿看完对联以后暗想:
诸葛亮他生前呕心沥血,帮助刘备打下西川这三分之一的天下。他一生辛勤操劳政务和军务,最后却病死在北伐战场的五丈原上,真是太可惜了这一代英杰呀!他死以后,这里的乡民都怀念他生前的恩德,逢军过节都上这庙里来磕头烧香。由此可见,他生前对这里的百姓,是何等的关心呀!唉!我对老姓可不如诸葛亮好啊!不知我死以后,老百姓能否也给我立庙祭奠呀!
这西川地方人杰地灵,人们都称这西川是天府之国。现在我统领二十万大军去平灭西蜀,战争一起,必然会引起生灵涂炭,一定会引起百姓的不安和慌恐啊!不行,我必须严令三军将士所到之处,必须秋毫无犯。可不能让军士搔挠百姓啊!否则的话,西川的百姓会反对我的呀!
司马懿想好以后,他迈大步走进庙内大殿上。他抬头往大殿上一看,只见诸葛亮的塑相塑的栩栩如生,飘然犹如神仙一般。司马懿看完塑相以后说:″诸葛亮啊诸葛亮,你生前领兵与我撕杀多年,咱们都是各为其主打天下啊!
今天我统领大军路过这山下,你显灵刮大风阻挡我大军前进,是否有点不妥吧?现在西川后主刘禅昏庸不理朝政,致使西川现在朝纲混乱!你生前为他治理朝政,你又多次领兵北伐中原都没有成功。就凭你那学生姜维~~他能替你完成統一中原的宏伟大业吗?!何况他现在正遭到后主的猜忌呀!
他姜维现在正领兵屯田避祸躲灾呀!就眼前西川这种混乱形势,他们还能维持多久吗?
不如你高抬贵手放我大军过去,我平定西川以后,可使天下统一战争停止,天下安定啊。让黎民百姓都免受战乱之苦,这不也是你生前的愿望吗?唉!你我不能同殿称臣,等我死以后,也会与你一起在阎王驾前共事啊!”
司马懿说完以后,他来到诸葛亮塑相跟前,他仔细观看诸葛亮的塑相。他发现在诸葛亮手中的象牙笏板上,有一行不太显眼的小字:
仲达(司马懿字号),汝若跪在吾的脚下磕两个头,吾将所编兵书传汝。
司马懿看完以后大喜。他高兴地说:″本督就是来祭奠你的,磕两个头怕什么。"他说完以后,走到塑相下,他撩起战袍跪下,他恭恭敬的磕了两个头。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等他磕完头要站起身站起来的时候,他感觉他跪在腿下的大铁板,就像有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将他的双腿牢牢地吸住,他怎么挺身也站不起来。
司马懿大吃一惊,啊!不好!!诸葛亮生前是能人,他死后是天神啊!莫非他现在又显灵将我困在此地不成?这,这,如何是好啊?!
无奈之下,司马懿抬头往塑相脚下一看,只见在诸葛亮的脚下有四个小字:
卸甲而起。
万般无奈,他只好按要求乖乖地脱掉全身的铁甲以后,他这才感到腿下没有吸引力了。
他如释重负地站起来。这下他可来火气极了!他朝着诸葛亮塑相狠狠地骂道:″好你个诸葛村夫!你生前与我为仇作对!你经常用诡计打得我丟盔弃甲,狼狈而逃!你让我在三军将士面前丟尽了脸!没想到你死以后,还要与我为仇作对!我…我…我岂能饶你!…"
司马懿气得浑身直抖,他倏地抽出宝剑,他″咔嚓"一声將塑相劈为两半,″呼嗵”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奇怪的是,从里边掉出一本发了黄的绢书(用白綢子布写的书)。
司马懿一看有绢书大喜。刚才还挺气愤的心情立时消了一半。啊!绢书!这莫非是诸葛亮生前常用的兵书?!
司马懿想到此,他抑制着非常惊喜的心情,他哈腰拾起绢书一看,只见绢书皮上写着:诸葛武侯兵书记要。
司马懿一看是兵书,而且还是诸葛亮的兵书!他高兴极了,他如获至宝。他急忙如饥似渴地打开想看看书中的内容。可是这本绢书又薄又滑又软和,他那天天拿大枪的手而磨起硬茧的手指头,却怎么也翻不开书页。无奈之下,他只好把粗糙的手指用舌头尖舔一下,才能翻开这柔软的书页。因为这本绢书里藏在塑相里多少年也无人翻动它,它已经发潮粘在一起。司马懿每翻开一页之后,他必须得用舌头尖舔一下手指,否则是翻不开的。
可是他翻到快一半了,还没看到一个字。他挺纳闷:怎么会没有字呢?莫非这本绢书有诈不成?司马懿怀着孤疑的心情翻到最后一页时,把他吓了一跳!~~原来在这最后一页上写道:死诸葛毒死活司马!
他看完这几个字以后,他吓得全身哆嗦!这…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这村夫死鬼真的又和耍我诡计不成?!
正在司马懿疑惑不解的时候,他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而且肚子像刀绞一样疼痛!他大叫一声″不好!我命休矣!!"他想大声喊叫″来人!!"可是现在他的两个儿子和他那二十万大军远在山下,他现在就是喊破了嗓子,也无济于事。他只好咬紧牙关忍着剧烈的疼痛,他用双手捂着剧烈疼痛的肚子,他拖着沉重的双腿,他摇摇晃晃的向庙门外走去。可是他还没等走出多远,他就疼得倒在地上,他趴在地上全身抽搐,口吐白沬而死。
原来诸葛亮在他生前早就预料到,他死以后,就没有人是司马懿父子的对手了,他父子必然会领兵攻打西川。所以诸葛亮在司马懿父子领兵进川的必经之路,在定军山上让姜维给他修了一座庙,在庙里他的塑相里,藏了一本用红矾毒药浸泡的绢书;又在他塑相的台下安装一块巨大的磁铁:磁铁能吸铁甲。
他司马懿也和诸葛亮一样,是一位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军事家,但他司马懿还是才疏学浅~~他不懂物理。他不知道他跪的铁板能吸铁甲。
可叹这位英雄一世的司马懿他没有死在轰轰烈烈的两军战场上,他现在却死在一本浸泡了毒的绢书上。所以拙倪写了一首诗讽刺于他~~
拜庙为求武侯饶,诸葛早就算计好;
身穿铁甲跪铁板,不脱盔甲难直腰;
仲达愤怒劈塑相,劈出绢书如得宝;
绢书难翻舌舔指,红矾进肚命难逃。
下边拙倪还有一首赞诸葛亮的诗:~~
未出茅庐知天下,笑谈筹划帝王基;
南征北战帮刘备,为酬三顾操碎心;
北伐曹魏遇敌手,司马父子是劲敌;
大业未成身先死,英雄遗恨气难忍;
生前定好报复计,庙中塑相有玄机;
可笑英雄司马懿,为得兵书命归阴。
倪宪培于二零零八年三月一日写>
倪宪培简历:
山东省泰安市范镇倪庄人,68年闯关东,在吉林敦化市秋梨沟镇横道大队务农。81年随爱人上秋梨沟板厂安家。爱人郎艳君女士在厂上班当车间主任;我在山上打石头挣钱养活双方父母。在板厂8年时间参加东北师大作家涵授学习,94年入敦化市摆干杂摊十几年,已完成4部长篇小说,无力发表!爱好诗词,已完成在册近万首,只发表过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