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亲的一封家书》
文/沈信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谈起“家”这个字,便始终能够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因为拼劲了所有为的是一个家,也为了有一个家,家给众人的亲切感胜过于外在的一切。有了小家,成就大家,聚成国家。所以每个家庭的组成是最基础的,也是来之不易的,风风雨雨过后,从开始又到永续。
家庭有一个基本的职责那便是繁衍香火,简单的组成那便是三口之家,现在的我们已不再诉求于基本的生活,而是希望为家庭谋求永久的幸福,所以一个家庭为幸福而付出努力那是整个民族中,家庭的崇高选择。所以家庭中的幸福追求比起个人去追求幸福那更是来之不易的,家庭中幸福的追求是更复杂的,更矛盾的,更坎坷的,因为它不是为一个人所追求幸福,而是为所有的家庭成员在谋求幸福,而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父亲与母亲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是父亲外在的付出得多,那是能者多劳,这是光荣的;母亲或许付出的少,但她的付出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她比起父亲,为这个家庭更多了一份坚定与执着。而孩子的幸福,在于父母亲和谐的相处以及为他们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或许父母不会盼求于孩子给予父母过多的幸福,可是孩子总是要给父母一个安心,放心;孩子的心中也不可能忘掉那孝道。
家庭的产生变得更加美好是母亲给予的,因为当一个新的生命诞生时,家庭比起两个人的生活更多了一份希望与圆满。母亲十月怀胎的煎熬比起孩子的父亲在外养家的付出更加显得崇高与值得敬意,因为母亲是让新生命诞生,延续着家庭的薪火,准备着国家的希望;而 父亲的付出只是在这生活的绵绵微薄中给家庭打下幸福的铺垫。
当孩子呱呱落地后,母亲给予孩子的母乳是孩子一生中成长所需的必要营养品,母亲将自己存储后还未吸收的营养毫不保留的给孩子吮吸,这是作为一个母亲的职责,也是在一个家庭中为圆满的幸福所付出的应有担当;父亲,母亲都在付出,一个是外在的努力,一个是内需的必然消耗,两者相比,母亲显得更加伟大。当孩子渐渐的长大,其实母亲的职责与担当不仅仅于此,或许只是寻找经济的能力弱化了,但是作为一个女性,她在家庭里身心的付出并不代表比父亲少,或许每一个为家庭付出的女性将会显得更加伟大就是在于此。
当父亲在外奔波劳碌的时候,是母亲在打理着这个家,抚养着这个孩子;当父亲在与朋友兄弟举杯团聚,侃侃而谈的时候是母亲在守着这个家,努力的赚取微薄的生活费用,积蓄着整个家庭超前的开支;当父亲疲倦于这个家庭,踏入虚伪的开心时,也是母亲担心着,担心着丈夫去哪儿,也是母亲操心着,操心着孩子的缝缝补补,操心着家庭的生活与开支,这样的家庭,原本就是母亲撑起来的家,父亲再多的付出才是让家庭进入幸福的正轨,这是没有怨言的,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追求幸福是家庭生活追求的必然,这是家庭生活中崇高的选择。
父亲与母亲在家庭中付出的艰辛是前前后后的,是平等自然的;或许因为父亲终日的外出,母亲选择了自我封锁,选择了仅仅是相信自己,可是父亲醉酒回到家中,可是父亲生病严重的时候还是母亲为其操劳,为其担心,担心父亲身心健康,担心父亲职业能力的匮乏,要求啊,唠叨啊,多让父亲出去学学,多让父亲出去看看,深造后给予家庭成员间更多的幸福——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抹上一道更加靓丽的金光。母亲呢?情愿多待在家里盼郎早归,虽是口头唠唠叨叨,脸上因为父亲的迟意有了不满,但是女人的刀子嘴、豆腐心比男人更硬,比男人更软。
母亲常年待在家中自我封锁,也许把更多的时间拿给了自己的男人,男人在外有操劳,一心一意为事业,男人在外也有自己的快乐,安安心心的放松娱乐,学习了不少,看了不少,和母亲的文化差距自然越来越大;母亲也不应当放弃,把彼此之间的格局越拉越大,而应该看书学习,整个家庭一起沉浸在一个受教育的学习环境中。
母亲并没有不学习,如果不学习哪有可能给丈夫更多的经营辅助,母亲学习后再以自己的经验创新,以更少的投资与实效赚取更多的报酬。所以在这个家庭中男外女内的分工恰到好处,整个家庭才会有如今的幸福,而身心的疲惫,更多的在于母亲的付出。不要求母亲来当家,可是彼此平等和谐的相处,既是一种尊重,更是给予母亲的尊敬与回馈。
整个家庭中,母亲的眼睛是最雪亮的,语言是最犀利的;父亲好像生活在“众星捧月”中,忘记了更高更远更前的路,锁定在现有的格局与定位中,安逸于现有的踏实感,满满的虚荣心,旁人不敢说他的不是,母亲只是在“冒犯”后受尽了反驳的心伤而凌晨落泪,终日无眠,孩儿实在是心酸之极。
倘若我是父亲,我情愿追求于自然的美好山水,一壶微微浊酒便可书画自来;我也情愿追求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礼仪诗书,一席话语便引经据典;我也要放下身段,以识不足,多识名家,提高理论涵养。孩子已经长大,我便要踏上那万里之行,欢畅于高等学府,倾心于名家交谈,一洒胸中豪迈!
简介:沈信喆,男。笔名:醒省,信鸽,静戒。生于1998年4月,籍贯贵州省余庆县。共青团员,台湾中原大学企管系大二研读生,同时有机会研习了博二课程教育领导创新与管理和研一课程组织行为学等。现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法学系在校生。
写作是疲劳过后的归属,写作是旅行途中的惬意,写作是生活点燃艺术的升华。我爱写作,命里随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