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祖新

今日栽桃,明岁成金。更牡丹落户知音。仙炉微露,细雨倾心。看云中景,花中韵,壑中林。 天恩浩荡,欢欣百姓,灭贫穷击鼓操琴。三年决战,终得甘霖。激汗同洒,锦同绣,醉同吟。
忆旧游 建国70周年家乡巨变
忆乾隆诰赐,僻壤欢欣,奔涌山峰。香火青烟绕,听京都礼炮,劲舞春风。英明领袖挥手,阴影出寒冬。渐荒野奔腾,穷根斩断,道路盘龙。 匆匆。大潮涌,引群山沸腾,食足衣丰。高楼临村户,更诗书琴画,歌舞萦空。特色文化圆梦,杨柳拂花红。愿当代文明,边城神韵牵月宫。
十一个书法弟子合书一幅作品感怀
心心相印闪灵光,古字翻身笑脸张。
千万童真何握笔,只留翰墨蕴芬芳。
冒甲洲的覃均业大哥知道我喜爱书法,刻意为我制作一根雕笔架,并且附诗一首,感慨之。
均业兄为我雕刻笔架感慨
长兄刻意一根雕,墨韵飘悠涌浪潮。
老泪催心灵笔劲,几张宣纸伴今宵。
附:均业兄长在笔架上挂着的诗一首
怪枝墜毫笔生花,灵鼠竞攀诚高下。
燕雀追云朝大圣,三贤聚雅落方家。
接受刘家场镇民政室委托,参与了《松滋市地名志》中与刘家场镇相关的地名审核,跑遍了刘家场镇26个社区、村组的山山水水,感受颇深。
一方土地一支歌,故事入溪起漩涡。
岁月悠悠存壮景,顺随历史汇长河。
己亥秋日,参与刘家场镇地名审核小组下村审核地名,途经湘鄂边地段时,我们小组一行四人去了湖南澧县火连坡镇的“冷水街”。与我而言,这已经是重游冷水街了。
存封冷水催温暖,一岸欣荣倒影中。
昔日御碑依旧在,奉天诰命已随风。
注释:1、冷水,指位于澧县火连坡镇澧淞村内的原冷水街(现名为暖水街);御碑、奉天诰命,指乾隆时期立起的一块“奉天诰命”石碑。
己亥中秋感怀
昨日夜蒙胧,今天秀色丰。
春秋均碌碌,岁月总匆匆。
转眼银丝舞,低头脊骨躬。
感恩山水韵,尽在不言中。
柳林河寄怀
年年翠绿对西山,座座青峰显锦斑。
两股溪流牵岁月,一支队伍驻林湾。
书声爽朗文宫醉,军号悠扬紫气环。
萦绕边城三路韵,跟随春水总潺潺。
附:柳林河,专指流经刘家场集镇的一段河流,在集镇区域内由两股小河汇集而成,因为河岸边有一大片柳树林而得名。刘家场集镇,东方为柳林河出口,其它三方均由群山怀抱,这里,曾经驻扎过贺龙带领的红军队伍,曾经是解放初期民兵训练的场地,曾经是贺炳炎中学的校址,积蓄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今,刘家场初级中学、贺炳炎小学、柳林河社区、镇集贸市场、镇财政、贺炳炎广场、“在水一方”居住区、几家大型酒店坐落此地,一派繁荣景象。
一岸柳林,守护百年老镇;
两支山水,娩怀一条青龙。
心路
漫漫人生多险阻,心灯闪耀亮航标。
大刀阔斧躬身走,一路随风避暗礁。
己亥秋月,松滋城区王绪权、杜海华、廖雁鹏等一行莅临聚雅轩,当晚,杜海华先生题诗一首,第二日,廖雁鹏先生也题诗一首,我开心不已,特此回敬。
和杜海华先生
乐山乐水乐乡田,乐己乐人乐宇天。
谁晓今生何处去,愁心飞至白云边。
附:杜海华先生原玉
一声山鸣刘家场,两袖清风话清闲。
附:廖雁鹏先生原玉
一山鸣唱众山和,聚雅轩中俱雅贤。
农民画家周立宗油画展启动感怀
松滋美景润心田,一曲高歌妙笔牵。
几卷故乡乡土气,画家原本在蓝天。
注释:蓝天,画家周立宗居住在新江口镇蓝天社区。
建国七十年家乡刘家场寄韵
前古老街藏底蕴,千沟万壑蓄诗篇。
兵工矿业威风在,公社梯田印迹眠。
三个僻乡承愿景,一条大道向蓝天。
将军故里旌旗劲,烂漫山花分外鲜。
注释:1、三个僻乡,指地处松滋市边沿的刘家场、桃树、庆贺寺三个乡镇合为刘家场镇;
2、一条大道,指刘家场集镇的人民大道;3、将军,指贺炳炎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