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钩沉)
蔡一鸣的诗路历程(二十九)
1931年夏,蔡一鸣奔走于浙江各地扩大第三党的组织时,他在《自传》说:“我到上海,受第三党中央临时组成讲习会的教育之第二周,邓演达先生被捕解往南京,被蒋介石杀害了!这是第三党的大损失,大打击,我也连带受到通缉‘后经疏通取消’。”1930年5月,邓演达回到上海,着手组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8月9日,在上海法租界萨坡赛路290号(今淡水路332弄1号),邓演达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简称一干会议),正式宣告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简称临委会)。邓演达被推选为总干事,下设组织,宣传,军事,民运等委员会。临委会的建立以及军事准备和组织,宣传工作对蒋介石政权造成很大威胁。蒋介石悬赏30万元缉捕邓演达。1931年8月17日下午,邓演达在上海愚园路愚园坊20号给干部训练班学员作政治报告时,由于叛徒陈敬斋的出卖,不幸被捕,中央机关和联络点遭到严重破坏。
1931年“九一八”事变,邓演达已被捕一个月。蔡一鸣作《即事》长诗,愤怒声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诗中写道:“辽阳鼙鼓惊天地,千里河山一夕休。欲报当头亡国恨,拼将血泪一齐流”,“料得覆巢无完卵,争教一战死战场。可怜不见军中令,空忆当年戚继光”,“明知误国多竖子,那记当年杀父仇。”
同年11月29日,邓演达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时年仅36岁。噩耗传来,蔡一鸣用饱蘸深情的笔墨表达对邓演达先生罹难的悲痛,鞁挞蒋介石的罪行。他在《闻邓演达先生遇害》一诗中写道:“东望金陵欲断魂,传来噩耗恰黄昏。冤遭窃国壬人忌,名为成仁信史尊。吾辈岂宜徒痛哭,苍生到处有啼痕。从今惹得无穷恨,不杀元凶不并存。”
1931年12月中旬,在邓演达被害的消息得到证实后,京沪卫戍总司令陈铭枢派人寻获了邓演达的遗体,具棺殡殓,于坟前立碑题词“战友邓择生先生之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表彰其英勇忠烈,追认他为烈士,并于1958年将其遗骸迁葬于中山陵左侧,由何香凝为其墓碑题写“邓演达烈士之墓”。
1934年,蔡一鸣赴南京祭扫邓演达,并作《谒邓演达先生墓》绝句八首,再次表达对邓演达高尚人格的崇敬与对先生的怀念。在诗中他写道:“天愁地惨独来迟,三尺孤坟系梦思。泉下有知应谅我,依然潦倒似当时。先生大节足千秋,遗恨经纶未得酬。十万悬金身价重,宁教一死不封侯。茫茫厌对蒋山青,缅想音容倍涕零。朝议犹闻诛十族,伤心岂独风波亭……功罪他年有定评,我来展拜泪纵横。”
2019.10.6.夜

古梁,原名邬浩良,2014年出版专集《武义历史钩沉》;2016年出版诗文集《你好,我的蓝天白云》;2018年,出版《古梁诗文集》。民间文史学者,现任中华明招文化学术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