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原创)之六
我梦中的拖配厂
作者/雨村人

到了化机车间后,工厂的形势非常不乐观了。我记的当时的车间主任是马辛德师傅,这是一个转业军人,共产党员。非常坚强勇敢的乐观达人。这样的领导身先士卒,吃苦在前,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好领导。车间书记是一个叫贾海泉的年青人,很能干的一个年轻领导。配合马辛德主任工作很得力,得到大家一致的赏识。盐化工地结束后不久便调回了万荣老家工作。新任的书记由当时的团委书记梁帅姓担任,梁帅姓原是车间车工班长,年青有为,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革命精神。车间技术员刘新德是个新型的超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精明强干他和女中豪杰的大学生技术员张瑛。俩人一块成了车间的顶梁柱,车间有了这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还真是给马新德主任如虎添翼,这群年轻技术员,工作上敢做敢当,技术上细心钻研,解决了盐化工程上前所未有的各种难题,后来在刘新德调走后,张瑛技术员独当一面,一个人上上下下地统搅技术指导,现场安装,事后调试的全部技术把关。顺利完成了盐化搅拌机器的制造任务。把当时一穷二白的化机车间从困难中挽救了上来。工人们不仅发了工资,还领到了奖金。这在当时的形势中真的是非常难得的。为此厂里地区都嘉奖了张瑛女技术员,感谢她为拖配厂做出的起死回生的贡献。

那时车间有一个叫包玉林的上海人,就是他从盐化二厂揽到了这批化工设备的制造工程,工程量巨大,工作量需用的人力物力都很困难,车间里挑出了一批年青人,组成了生产突击队进驻到盐化二厂工地。
工地上长年风沙飞舞,盐池里硝灰尘埃整年地随着中条山的风刮个不停。风吹着铁皮屋顶吱吱嘎嘎地啸叫着,风吹着树叶柳枝满天地旋转着,风吹着地上的锅碗瓢盆咣咣当当地满地里滚来滚去。中条山的风是很有名气的,一年四季从冬刮到春,又从春刮到秋。这种风是中条山上的飞云岭刮来的南山风,强劲而有力,狂暴而又焦躁,它造就了运城人的一种硬骨头精神,也造就了化机车间工人的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就凭着这股遇风不避遇雷不躲的革命豪情。化机车间突击队的男男女女几十条汉子奋斗在这一年四季草不长树不活的盐化二厂工地上。
大伙睡的是大棚地铺,吃的是一口大锅在露天旷地上煮的大锅白菜汤。风吹到汤里的沙子儿常常咬崩了狼吞虎咽急性子人的大门牙,一身在铁罐里滚爬摸打的油泥工衣,一个月也不换下来。身上闻着一股说不出的酸臭味儿。有人调皮地说:咱们快成固漏锅的老祖宗了。大伙哈哈哈地笑起来,嘴里的白牙是唯一干净的象征了。他们说这种生活真的很好,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反而是一种无偿的人生乐趣,这些年青人啊,真的是时代的先锋楷模,国家的人才栋梁。

我是留守在车间的老弱病残人员,干着工地的附加零件碎活儿。一次送配件去工地,有幸看到了我们可爱的同志工友,一个个蓬头垢面地在工地上的脚手架上焊接工件,正是秋冬季节,刺骨的寒风呼呼呼地刮的人心痛,冰冷的铁架子上一沾手就掉一层白白的肉皮,让我的心里一阵阵的酸痛寒心,这真是一群不要命的铁汉子,我的眼角红了,泪水夺眶而出,急忙转身抹掉了那为英雄们而落的泪水,心里默默地为他们骄傲和自豪。

他们的事迹从来就没有被人提起过,他们顽强地在工地上奋斗,也仅仅是为了工厂能生存下来,为了车间几十号人能领到那几十元钱的月工资。我真的想不明白,是我们工人们错了,还是工厂的领导们错了,可是他们都没有错,他们为了工厂付出了心血和精神,错在那儿?我实在的想不明白。

经过多少年的学习和时间年月的磨炼,我终于想清楚了,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的,任何一次历史的变革,都是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不经过那场计划经济变市场经济,不经过那场改革开放的南方春风,没有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为中国人民谋福利,我们的祖国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強大。我们习主席号召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信念正在祖国九千多万平方国土上被全国人民拥护爱戴。
我的梦中拖配厂,我的梦中化机车间。
我无数次地在梦中怀念着您,您永远藏在我的心中…… 待续之七

2019年10月5日于北京三春诗社
手机13120347663微信(吕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