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仲春(杨岸)、副研究馆员(退休),山东博兴人。曾从事教师、秘书等工作,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滨州市诗词学会会员。博兴县董永文化研究会会员。望月文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攸关小清河治理史的那些人》等散文发表或连载《大众日报》、《黄河报》《东西南北水文化》《江西水文化》《秘书之友》《现代文秘》;有诗歌发表《作家报》《望月文学报》《齐鲁风文学报》《炎黄诗学》及天津诗社、长江诗歌、安徽诗歌等网刊,微信平台;作品入选多种选本,主编《博兴文化通览》《平野苍流》(学术主编)等多部志书。著有个人诗集《这是一条河》文集《水缘与研究》。获全国性诗歌大赛多项大奖,入选全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新诗百年优秀诗人。望月文学2018年度十佳作家。

到海河镇,叙一段水缘(散文诗)
文/杨岸(山东.博兴)
千年以前,海河镇是一片大海
我的故乡也是一个海
海上吹来的风,一样咸而苦涩
东汉王景千里筑堤,稳流
千乘海口八百年,造就了七千平方公里
古代黄河三角洲
宋代黄河入梁山泺,被泗淮南下
海河镇二百四十平方公里土地如娃崽诞生
清咸丰五年,大河渴想老家
回山东谒拜我的老祖宗
这一来回走了七百岁
踏上海河镇的土地,就闻到了黄土高原的粘土味
毛乌素沙漠的沙很细,没有逃过我熟悉的眼睛
我的骨头是黄河的飞沙
来到海河镇,我就回到了童年时光
渴想那热沙土的铁锅,土布袋
我的故乡,号称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
海河镇,号称年产白对虾五千吨
我揣测这黄河的泥沙里也有量子纠缠
相距千里,发展路径不约而同
从黄泛区长起来的大树底下
风景相同,阴凉与共
海河镇入海的河水浑着汶、泗的余脉
我故乡的大河荷汶汇流
汶泗,是望月文学杂志的源头
我们与望月文学,与海河镇,都是古老的一滴水
聚会海河镇,踏水而歌
望月文学创刊十年,与时代洪流共舞
我愿捧一滴水,与你共饮

朗诵者:张红 (优雅),山东博兴人,工程师 (退休),博兴县朗诵联谊会会员。热情,开朗,热爱声乐、朗诵,读书,一个沉浸于文字中体验人生喜怒哀乐的优雅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