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昆明
作者:自由二哥 诵读:梦锁清秋
昆明人,都曾在微信朋友圈发过一张或几张自拍的图片,自豪地说,这是“昆明蓝”。
是啊,那蓝盈盈的天空,蓝得那么干净,那么深邃,那么诱人,令人充满遐想。那是青山绿水的映射,是彩云之南独有的瑰丽。

但昆明人这两天的朋友圈,却是一片红色,而且图片大同小异,都是市区的高大建筑上那成遍的红色霓虹。那夜空中的红,红得那么鲜艳,那么亮堂,那么养眼,令人心灵为之震撼。这是祖国的生日到来之际,边陲儿女,张灯结彩,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祝福。

好久没赶热闹了,国庆前夜,经不住这红色的诱惑,与妻一起,约上哥嫂,去市区逛逛夜景吧。
一行四人,沿北京路,向着那最亮堂的红色前行。
这北京路,原名“太和路”,纵贯昆明南北,历史悠久,是昆明繁华的中心街道。云南第一条通往内地的铁路修通之时,昆明人将这条直通火车站的大街,改名“北京路”,取“边疆联接北京”之意,沿这条街道到火车站乘上火车,就可以直达祖国的首都了。

都说昆明是“鲜花之城”,可真是名不虚传,国庆前夕,更是花香满城。街道两边和街中心的隔离带上,那些说得上名和说不上名的花儿,一株接着一株,一簇接着一簇,一团接着一团,红的、橙的、黄的、粉的,令人目不暇接。但最耀眼的,还是那街道两旁,那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今年是七十年大庆,那街道上挂的插的国旗,可真是多了不少啊。

街道上时时晃动的,除了高楼上的霓虹,还有密密麻麻闪闪烁烁的汽车灯光,那流光溢彩的红色尾灯,让整条街道变成了一条红色彩带,与鲜花、国旗、高楼上的霓虹,争艳斗奇。
街道上的游人,身着节日的盛装,脸上安宁祥和,不时还能碰上脸上贴着国旗的小孩,使热闹的街道,添加了欢乐的气氛。

逛到城中心,东风广场,这里,才真正见识了,什么叫红色的海洋。南北西东,那幢幢高楼上片片美丽的红色,绝对会让你的双眼,目不暇接,想停,但又停不下来。所有游人的手机,不约而同,都举向了那夜空中的红,拍的,摄的,甚至还有边拍摄边配音的。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景象,来自祖国边陲的昆明,祖国母亲普天同庆的节日,真是连接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啊!
禁不住忆起50年前,第一次到昆明的印象,这变化之大,可真是难以想象啊。再想想解放前的云南,许多少数民族还在刀耕火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新中国这短短的七十年,发展到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边疆的各族人民,也同步跨入了现代化,作为炎黄儿女,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从广场随步向西不远,在那闪烁的霓虹灯下,“护国路”的街牌,让我不禁停住了脚步,一下子联想起历史,联想起了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耳边响起了伟大领袖毛主席那铿锵有力的声音: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是啊,国家富强了,人民幸福了,我们应当永远永远铭记,这鲜艳的红色,来自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流尽了鲜血的先驱们!

中华民族的奋斗,波澜壮阔,艰难曲折,可歌可泣。云南各族儿女,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作出了艰苦的努力。
辛亥革命时期,当袁世凯狂妄称帝时,云南人“拔剑南天起”,在全国率先掀起了讨袁护国运动,最终迫使袁世凯在风声鹤唳中不得不退位。这“护国路”的街名,就是为了纪念那段历史。

早在一九二六年,中国共产党就在云南建立了基层组织开展活动,撒下了早期的革命火种。
当日寇的铁蹄踏来时,云南举全省之力参加抗战。既是抗战的大后方,又是抗战的主战场。云南接纳了上百万来自沦陷区的人民;修建和保卫了全国最重要的运输线;数十万滇军慷慨奔赴前线,参加了多次战役,十余万三迤儿女,埋骨他乡。血战台儿庄时,使日军尝够了滇军的苦头。依托云南出征缅甸的十万“中国远征军”,回到腾冲时,伤亡过半,在腾冲的“抗战烈士陵园”中,至今仍有不少无主坟莹,在默默地期待着他们的亲人。

成立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滇桂黔边区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武装,其主要活动区域就在云南,为云南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牺牲了不少战士。
中国共产党著名的三十三位军事家之一的罗炳辉将军,更是云南儿女的杰出代表,其戎马一生,牺牲于胜利可期之日,令人扼腕叹息!
建国以后,又有许许多多的各界人士,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边游边想,一下子对其它的街景失了兴趣,双眼反复流连于那耀眼的红色霓虹,耳边,反复响起云南籍音乐家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老是觉得还有点什么事没做,是什么呢?
突然想起来了。赶快找到一家商店,买了一面大大的国旗,明早挂出去,让我家窗前,也成为一道亮丽的红色!
作者简介:张昆华,云南人,笔名:自由二哥。曾任国企负责人、公务员,后下海经商,现退休居昆明。

朗诵者简历: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清秋之声》主编,黄土地编辑制作总监,《都市头条》编辑,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多家微刊平台实力派主播;能驾驭各种体裁的作品诵读;为微刊平台朗诵作品目前一千八百余首;配音秀达人;配音秀作品八百余首;温婉清冽的女神音,使作品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