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徒骇河的夜晚
陈 忠
激情在河床上奔跑
将寂寞的浪花打碎在光阴里
而桥上走过的,是一座村庄哼着的歌谣
我喜欢浸泡在水里的月亮
那温润的情感,会时不时地让我泪流满面
或者,让我的亢奋趋于沉默
枣树和枣树之间的风
是一种时间的流浪;而一只船的停泊
让我的回忆系在了河边的一棵树上
我知道盐碱地的滋味
不是在舌尖上,正如芦苇的头顶上
明亮,只是为了衬托夜的黑
我听见秋虫的鸣叫像是对绝望的拒绝
永远不能理解的
是那些落在河面上的星星,为什么令人晕眩
2019/9/29
…………………………………………
音乐调性的和谐美,
交响在抽象凝重美的画面里
一一陈忠《徒骇河的夜晚》浅析
王传华
《徒骇河的夜晚》,是一首颇具美学思辨创新意识的现代主义意象抒情诗。
在这里,我不想裁用数学运算公式法,对这首诗做逐行逐句的解剖式的评析;说实话,愈是如此这般评说,愈是说不清楚,甚或谬种流传,说些错误的话,对作者、读者,都是一种误导、不负责任和主观武断的伤害。
我只是就《徒骇河的夜晚》,从诗人总的创作思想倾向和审美价值取向上,谈一点读后的粗浅感受。
《徒骇河的夜晚》,其鲜明的审美特征是,诗人调动诸多由生活表象升华为独具审美个性特点的诗歌意象,将“徒骇河的夜晚”,自然而凄美地演化成了一曲“歌谣”调式的音乐的和谐美,同时,通过审美联想和意象变形,将诗的意境转化成了一幅幅交响着抽象灵动色彩而又质性柔丽眩幻的凝重画面,从而给诗歌精神世界,开拓出了一片想象无极的空间。
在我看来,这种体征、性情和调式的诗歌,兴许是现代主义,乃至于后现代主义、先锋派、新生代诗歌发展的一种趋势和走向,富有革命性的引领意义。
自然,这是需要诗人多方面的思想、史哲、美学、宗教学、心灵学等多重学问修养造化的,绝非仅凭气泡式的一点儿灵感和耍小聪明能够抵达的。
是的,从一首好的诗歌里,我们会看到诗人的道性、修为、理想和未来。
是的,伟大的诗人,不仅拥有民族情怀,还要有一双世界的目光。正如当代诗歌名家桑恒昌先生所言:
诗醒着,世界便睁开眼睛
陈忠,正沿着这条诗歌大道行走。
2019.09.29.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