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善之间
冰晶
晨曦初放,飞鸟脆鸣。一丝“鱼肚白”从遥远的天际处舒缓展开……
习惯早起的老妈扶梯走上屋顶花园,径直走向墙角处的金鱼水池旁,鱼儿跳跃着游向老妈站立的地方,老妈笑容如花,如渐明渐亮的朝阳一样灿烂……
老妈一边向水池里撒着鱼食,嘴里一边“咯咯咯”地发出声响,像似用呼唤小鸡儿的方式,在呼唤那些躲在水草间独自玩乐的小鱼儿……
老妈从小生活在农村山区,除了种田种地,养鸡养鸭养兔养猪养牛,几乎成了她生活中的全部。老妈说,在农村饲养家禽,就是一个农村家庭财富的象征,也是一个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
种植几十亩田地,收入却微乎其微。一家八口人的生活时常过得“捉襟见肘”。于是,如何发展好养殖业等副业,就成了整天萦绕在爸妈脑海中的“致富经”。
老爸是石匠,农忙之余全在外地奔波。家中常年只剩下老妈和六个儿女一起生活。日子虽然拮据,但生活却处处充满欢声笑语……靠着老爸的石匠手艺,还有老妈养殖家禽的副业,年幼的儿女们平安、健康、快乐、幸福地长大……
曾记得小时候的一个雨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当夜恰遇家中饲养的两头老母猪产仔,由于受到过度惊吓,即将产仔的两头老母猪在猪圈内四处逃窜,将铺设在圈内的木板捣碎,两头猪直接掉进了粪坑里……暴雨顺着茅屋缝隙流进猪圈粪池,很快便漫上了母猪脖颈处。两头母猪在粪水中来回游走,嗷嗷大叫……
暴雨,产仔,猪圈垮塌……这些突发的情况就像电影剧本里的情节一样,一幕一幕被安排得“妥妥当当”,让一直守候在猪圈内的老爸老妈一时犯了难。
雷鸣声,猪叫声,将我和其他几个姐姐从睡梦中惊醒,随即加入到“营救”队伍之中……那个雨夜,全家人辛苦奋战,保住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饲养母猪,致富农家。老爸老妈有着一套完整而自豪的“养猪致富经”,在当地小有名气。除了依靠养猪产仔致富,老爸老妈还把养兔变成另一致富“门道”。
曾记得家中柴屋甚多,楼上楼下堆放着不少杂草。温暖的杂草堆,让这里成了兔子生活和产仔的“乐园”。老爸老妈时常惊喜地发现,某某柴堆里又“蹦”出十几只小白兔来……
老爸走后,老妈随我来到了成都生活。远离了熟悉的农村,开始了陌生的城市生活,老妈一时难以适应枯燥乏味的都市生活。为了能够让老妈在都市里重温农村的生活场景,我和成都的朋友们商议,决定将闲置的屋顶空地装扮成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花园,有山,有水,有土,有植物……养花、种菜、喂鱼,这里成了老妈养老的乐园……
今年农历九月初二是老妈85岁的生日。老妈说,人老了,每添一岁,都是满满的收获和幸福。年岁大了,人会突然倍感孤独。身在成都,她时刻想念着身在农村老家的女儿们,她时常在一个人独处时,惦记那些身处四面八方的侄儿侄女们……对老妈来说,有人陪伴,才是人生中最幸福、最开心的事情;陪伴的时光,才是世上最弥足珍贵的事物。
孝善之间,物换星移。纵观中华厚重的孝文化,陪伴是其中极具份量、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陪伴老妈,孝顺老人,塑造属于人生的孝善情怀!

